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phthalen-2-yl(vinyl)sulfane | 100953-4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phthalen-2-yl(vinyl)sulfane
英文别名
2-Ethenylsulfanylnaphthalene
naphthalen-2-yl(vinyl)sulfane化学式
CAS
100953-47-7
化学式
C12H10S
mdl
——
分子量
186.277
InChiKey
AAJCNWZHADBS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25-130 °C(Press: 2-3 Torr)
  • 密度:
    1.1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aphthalen-2-yl(vinyl)sulfanepotassium cyanide二氧化碳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78.0~50.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3.5h, 生成 2-萘二硫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二氧化碳和氰化物介导的延长的Pummerer裂解,二氧化碳和氰化物介导的延长的Pummerer裂解,二氧化碳和氰化物介导的延长的Pummerer裂解
    摘要:
    在活化剂的存在下,Pummerer重排反应从硫(IV)原料生成硫(II)氧化态。我们发现乙烯基亚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扩展的Pummerer重排反应中,由二氧化碳的大气压介导的二硫化物形成反应。仅在CO 2气氛下,我们观察到以硫(IV)起始原料为起始原料的中等至高产率的二硫化物。对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在没有CO 2的情况下,起始原料和产物的降解是显着的。建议的反应机理的进一步证据是通过交叉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剂获得的。, 在活化剂的存在下,Pummerer重排反应从硫(IV)原料生成硫(II)氧化态。我们发现乙烯基亚砜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扩展的Pummerer重排反应中,由二氧化碳的大气压介导的二硫化物形成反应。仅在CO 2气氛下,我们观察到以硫(IV)起始原料为起始原料的中等至高产率的二硫化物。对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在没有CO 2的情况下,起始原料和产物的降解是显着的。建议的反应机理
    DOI:
    10.1016/j.tet.2020.131633
  • 作为产物:
    描述:
    2-乙硫基萘2-氯蒽醌 、 cobalt(II) diacetate tetrahydrate 、 二甲基乙二醛肟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6.0h, 以68%的产率得到naphthalen-2-yl(vinyl)sulf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光氧化还原/钴双催化实现脂肪族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无受体脱氢
    摘要:
    脂肪族催化脱氢 (CDA) 在有机合成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探索。已知的均相 CDA 系统通常需要使用牺牲氢受体(或氧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将大多数现有方法限制为非或低官能化烷烃的脱氢。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可见光驱动的双催化剂系统,该系统由廉价的有机光氧化还原和贱金属催化剂组成,用于室温、无受体 CDA (Al-CDA)。该过程由光激发的 2-氯蒽醌引发,涉及脂肪族的 H 原子转移 (HAT) 形成烷基自由基,然后与钴肟反应生成烯烃和 H 2. 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能够将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直接脱氢成多种官能化的烯烃。例如,我们首次证明了硫醚和酰胺在无氧化剂条件下分别脱饱和为烯基硫醚和烯酰胺。此外,14 种生物相关分子和药物成分的后期脱氢和合成说明了该系统卓越的位点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机理研究揭示了双重 HAT 过程,并提供了对反应性和位点选择性起源的见解。
    DOI:
    10.1021/jacs.1c054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ve C–O, C–N, and C–S Cleavage by a Zirconium Catalyzed Hydrometalation/β-Elimination Approach
    作者:Christof Matt、Frederic Kölblin、Jan Streuff
    DOI:10.1021/acs.orglett.9b02572
    日期:2019.9.6
    A zirconium catalyzed reductive cleavage of Csp3 and Csp2 carbon-heteroatom bonds is reported that makes use of a tethered alkene functionality as a traceless directing group. The reaction i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on C-O, C-N, and C-S bonds and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a hydrozirconation/β-heteroatom elimination sequence of an in situ formed zirconium hydride catalyst. The positional isomerization
    据报道锆对Csp3和Csp2碳-杂原子键的催化还原裂解,利用链状烯烃官能团作为无痕导向基团。该反应已在CO,CN和CS键上成功证明,并建议通过原位形成的氢化锆催化剂的加氢锆/β-杂原子消除顺序进行。催化剂的位置异构化还能够裂解均烯丙基醚并除去末端的烯丙基和炔丙基。
  • Safe and Metal-Free Synthesis of 1-Alkenyl Aryl Sulfides and Their Sulfones from Thiiranes and Diaryliodonium Salts
    作者:Jiaxi Xu、Jun Dong
    DOI:10.1055/s-0036-1591559
    日期:2018.6
    These sulfides were further oxidized with performic acid to the corresponding sulfones. The current method provides a metal-fre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alkenyl aryl sulfides and their sulfones. A series of 1-alkenyl aryl sulfides was synthesized from thiiranes and diaryliodonium salts in tetrahydrofuran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tert-butoxide. The proposed reaction mechanism involves
    摘要 在叔丁醇钾的存在下,在四氢呋喃中由硫烷和二芳基碘鎓盐合成了一系列的1-烯基芳基硫化物。所提出的反应机理涉及在碱的存在下由二芳基碘鎓盐生成苯炔。然后,硫烷对苯并炔的亲核攻击,然后夺氢并生成的噻吩鎓中间体开环,提供了硫化物。这些硫化物进一步用甲酸氧化成相应的砜。当前的方法为制备1-烯基芳基硫化物及其砜提供了一种无金属且安全的方法。 在叔丁醇钾的存在下,在四氢呋喃中由硫烷和二芳基碘鎓盐合成了一系列的1-烯基芳基硫化物。所提出的反应机理涉及在碱的存在下由二芳基碘鎓盐生成苯炔。然后,硫烷对苯并炔的亲核攻击,然后夺氢并生成的噻吩鎓中间体开环,提供了硫化物。这些硫化物进一步用甲酸氧化成相应的砜。当前的方法为制备1-烯基芳基硫化物及其砜提供了一种无金属且安全的方法。
  • Copper(I)-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with Vinyl Sulfones
    作者:Juan Carretero、Tomás Llamas、Ramón Gómez Arrayás
    DOI:10.1055/s-2007-965926
    日期:2007.3
    The combination of copper(I)-Taniaphos (5 mol%) is an efficient Lewis acid catalyst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asymmetric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to aryl vinyl sulfones, providing 3-sulfonylpyrrolidines in good yields and with nearly complete exo-selectivity and good enantiocontrol (typically 65-85% e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ycloadducts into cis-2,5-disubstituted pyrrolidines
    铜 (I)-Taniaphos (5 mol%) 的组合是一种有效的路易斯酸催化剂,可促进偶氮甲碱叶立德与芳基乙烯基砜的不对称 1,3-偶极环加成,以良好的收率和几乎完全的外选择性和良好的对映控制(通常为 65-85% ee)。在简单的重结晶、N-甲基化和随后的还原脱磺酰化之后,环加合物转化为高对映纯度(>99% ee)的顺式-2,5-二取代吡咯烷已完成。
  • 一种铜催化制备N-苯基-4-苯磺酰基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公开号:CN1115924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催化制备式(Ⅳ)所示的N‑苯基‑4‑苯磺酰基咪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式(Ⅰ)所示的乙烯基苯基硫醚类化合物、式(Ⅱ)所示的尿素和式(Ⅲ)所示的卤代苯类化合物,以乙醇为介质,以氯化铜为催化剂,在过氧化氢的促进下充分反应,制得目标产物,所述产物通过后处理制得N‑苯基‑4‑苯磺酰基咪唑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产率良好;催化剂高效,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催化体系适应性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中间体生产。
  • Palladium-Catalyzed Synthesis of Aryl Vinyl Sulfides via 1,3-Oxathiolanes As Vinyl Sulfide Surrogates
    作者:Jason R. Schmink、Summer A. Baker Dockrey、Tianyi Zhang、Naomi Chebet、Alexis van Venrooy、Mary Sexton、Sarah I. Lew、Steffany Chou、Ami Okazaki
    DOI:10.1021/acs.orglett.6b03249
    日期:2016.12.16
    A nontraditional approach to synthesizing aryl vinyl sulfides is described. 2,2-Diphenyl-1,3-oxathiolane slowly liberates a vinyl sulfide anion under basic conditions. Using a Pd/Xantphos catalyst system to activate a wide range of aryl bromides, this transient sulfide species can be effectively trapped and fed into a traditional Pd0/PdII catalytic cycle. Scop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ology are
    描述了一种非传统的合成芳基乙烯基硫化物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2,2-二苯基-1,3-氧杂硫杂环戊烷缓慢释放出乙烯基硫化物阴离子。使用Pd / Xantphos催化剂体系活化多种芳基溴化物,可以有效地捕集这种瞬态硫化物,并将其送入传统的Pd 0 / Pd II催化循环中。提出了该方法的范围和局限性,并对该催化剂体系具有竞争性的C–S键活化进行了重要讨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