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methoxyphenyl)cycloheptan-1-ol | 77826-3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methoxyphenyl)cycloheptan-1-ol
英文别名
——
1-(4-methoxyphenyl)cycloheptan-1-ol化学式
CAS
77826-30-3
化学式
C14H20O2
mdl
MFCD12152942
分子量
220.312
InChiKey
DDGURBHHMBFV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0.9±25.0 °C(Predicted)
  • 密度:
    1.060±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1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布朗斯台德酸催化芳基环丁烯的马尔可夫尼科夫氢芳基化:生成宝石二芳基取代的环丁烷的路线
    摘要:
    使用布朗斯台德酸催化,通过质子化/弗里德尔-克拉夫茨序列开发了芳基环丁烯的区域选择性马尔可夫尼科夫加氢芳基化。与之前使用精心设计的芳基环丁烯和特定多氟化试剂的报道相比,无金属催化反应操作简单且可行,以良好至优异的收率提供了各种偕二芳基取代的芳基环丁烯。通过逐步控制实验探索了该反应的可能机制。该方案涉及偕二芳基取代的环丁烯支架中的吲哚,不仅丰富了布朗斯台德酸催化加氢芳基化的应用,而且为更广泛地获得潜在的生物活性环丁烷结构铺平了道路。
    DOI:
    10.1002/adsc.202400109
  • 作为产物:
    描述:
    4-溴苯甲醚环庚酮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4-methoxyphenyl)cyclohepta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构建季碳中心的路易斯酸催化转移加氢甲基化。
    摘要:
    报告了基于环己-1,4-二烯的异丁烯气体替代物的设计和克级合成。使用高度缺电子的路易斯酸 B(C6 F5 )3 ,将该替代物应用于富电子苯乙烯衍生物的加氢甲基烯丙基化中,提供了空间拥挤的季碳中心。该反应通过在烯烃质子化产生的叔碳正离子处形成 C(sp3 )-C(sp3 ) 键来进行。基于使用氘化替代物的机械实验,提出了两种并发机制的可能性。
    DOI:
    10.1002/anie.2019098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Ring-Opening of Cyclic Alcohols Enabled by PCET Activation of Strong O–H Bonds
    作者:Hatice G. Yayla、Huaiju Wang、Kyle T. Tarantino、Hudson S. Orbe、Robert R. Knowles
    DOI:10.1021/jacs.6b06517
    日期:2016.8.31
    the redox-neutral isomerization of cyclic alcohols to linear ketones via C-C bond scission. Mechanistic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key alkoxy radical intermediates in this reaction are generated via the direct homolytic activation of alcohol O-H bonds in an unusual intramolecular PCET process, wherein the electron travels to a proximal radical cation in concert with proton transfer to a weak Brønsted base
    我们报告了一种新的光催化协议,用于通过 CC 键断裂将环醇氧化还原中性异构化为线性酮。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中的关键烷氧基自由基中间体是通过在不寻常的分子内 PCET 过程中通过醇 OH 键的直接均裂活化而产生的,其中电子传播到邻近的自由基阳离子,同时质子转移到弱的布朗斯台德碱。显示有效的键强度考虑因素可以准确预测使用给定氧化剂/碱基对生成烷氧基自由基的可行性。
  • Enantioselective Nickel-Catalyz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by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作者:En-Chih Liu、Joseph J. Topczewski
    DOI:10.1021/jacs.1c01354
    日期:2021.4.14
    α-chiral, being derived from amino acids. This makes α-N-chiral triazoles attractive building blocks.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first enantioselective triazole synthesis that proceeds via nickel-catalyz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NiAAC). This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is enabled by a spontaneous [3,3]-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of the allylic azide. The 1,4,5-trisubstituted triazole products, derived
    三唑杂环已被广泛采用作为酰胺键的等排体。许多天然酰胺是α-手性的,衍生自氨基酸。这使得 α- N-手性三唑成为有吸引力的结构单元。该报告描述了通过催化的炔叠氮环加成(NiAAC)进行的第一个对映选择性三唑合成。这种动态动力学拆分是通过烯丙基叠氮化物的自发[3,3]-σ重排实现的。衍生自内部炔烃的 1,4,5-三取代三唑产物与相关 CuAAC 反应通常获得的产物是互补的。初步机理实验表明 NiAAC 反应通过单属 Ni 络合物进行,这与 CuAAC 流形不同。
  • Visible-Light-Mediated Ring-Opening Strategy for the Regiospecific Allylation/Formylation of Cycloalkanols
    作者:Junlei Wang、Binbin Huang、Chengcheng Shi、Chao Yang、Wujiong Xia
    DOI:10.1021/acs.joc.8b01225
    日期:2018.9.7
    practical acces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complex natural products.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key O-centered radicals mediate the sequential ring cleavage and allylation/formylation.
    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用于使用可见光介导的开环策略将烯丙基的区域特异性引入环烷醇分子中。由可变环大小的1-芳基环烷醇前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远端烯丙基化或甲酰化的酮,为修饰复杂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简洁实用的途径。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关键的O中心自由基会介导顺序的环裂解和烯丙基化/甲酰化。
  • Enantioselective Copper Catalyz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by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作者:En-Chih Liu、Joseph J. Topczewski
    DOI:10.1021/jacs.9b01091
    日期:2019.4.3
    The copper(I) catalyz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CuAAC), a click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atalytic reactions developed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Conducting CuAAC enantioselectively would add a third dimension to this reaction and would enable the direct synthesis of α-chiral triazoles. Doing so is demanding because the two precursors have linear geometries, and the triazole product
    (I) 催化的炔-叠氮环加成 (CuAAC) 是一种点击反应,是过去二十年中开发的最强大的催化反应之一。对映选择性地进行 CuAAC 会为该反应增加第三维,并使直接合成 α-手性三唑成为可能。这样做要求很高,因为这两种前体具有线性几何形状,并且三唑产物是扁平杂环。由于 CuAAC 的复杂机制,设计手性催化剂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报告了动态动力学分辨率 (DKR) 启用的对映选择性 CuAAC (E-CuAAC)。E-CuAAC 产量高,可提供高达 99:1 的 er。E-CuAAC 可以在复杂的分子环境中直接生成 α-手性三唑。
  • Remote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Arylation via Proton-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Enabled C–C Bond Cleavage
    作者:Long Huang、Tengfei Ji、Magnus Rueping
    DOI:10.1021/jacs.9b12490
    日期:2020.2.19
    carbon-carbon bond activation is still rather underdeveloped due to the bond inertness. Herein, we report a mild and general strategy for the activation of a diverse set of readily available cyclic alcohols for the remote and site-specific arylation of ketones via the combination of photoredox-mediated multisite concerted proton-electron transfer (MS-PCET) and nickel catalysis. The current cross-coupling proceeds
    碳-碳和碳-杂原子键形成的交叉偶联反应在现代化学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涉及预先形成或预先激活的偶联伙伴的经典交叉偶联外,最近在使用氢原子转移反应选择性、直接偶联丰富的脂肪族碳氢键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中键离解能是热力学驱动力. 由于键惰性,更具挑战性的碳-碳键活化仍然相当不发达。在此处,我们报告了一种温和而通用的策略,用于通过光氧化还原介导的多位点协调质子电子转移 (MS-PCET) 和催化的组合,激活多种易于获得的环醇,用于酮的远程和位点特异性芳基化. 当前的交叉偶联随着使用键解离自由能 (BDFE) 作为热力学驱动力的烷氧基的产生而进行。随后,由 CC 裂解形成的远程碳中心自由基与催化循环合并,形成具有挑战性的 C(sp3)-C(sp2) 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