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fluoro-5-(4-tert-butylpyridin-2-yl)-3-pyridineboronic acid | 1528711-3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fluoro-5-(4-tert-butylpyridin-2-yl)-3-pyridine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5-(4-Tert-butylpyridin-2-yl)-2,6-difluoropyridin-3-yl]boronic acid;[5-(4-tert-butylpyridin-2-yl)-2,6-difluoropyridin-3-yl]boronic acid
2,6-difluoro-5-(4-tert-butylpyridin-2-yl)-3-pyridineboronic acid化学式
CAS
1528711-31-0
化学式
C14H15BF2N2O2
mdl
——
分子量
292.093
InChiKey
VKRXAUUELLXUB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66.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6-difluoro-5-(4-tert-butylpyridin-2-yl)-3-pyridineboronic acid 在 Pd cat.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Ir(3,5-bis(4-tert-butylpyridin-2-yl)-2,6-difluoropyridine)Cl(μ-Cl)]2
    参考文献:
    名称:
    当两个比一个更好时:非立体异构双核铱(iii)配合物发出的明亮的磷光†
    摘要:
    已经制备了八种双核铱(III)配合物的新家族,其特征在于4,6-二芳基嘧啶L y为双-N-C-配位桥联配体。金属离子还通过基于1,3-二(2-吡啶基)苯的末端N,C,N-环金属化配体L X,以及通过单齿氯化物或氰化物来配位。化合物的通式为{Ir L X Z } 2 L y(Z= Cl或CN)。该家族包括具有三个不同的L X配体和五个不同的二芳基嘧啶L y的实例,其中四个是二苯基嘧啶,一个是二噻吩基嘧啶。必需的配体已经通过标准的交叉偶联方法合成。配合物的合成涉及两个步骤,其中L X H与IrCl 3 ·3H 2 O反应形成[Ir L X Cl(μ-Cl)] 2形式的双核配合物,然后用二芳基嘧啶L y H 2。至关重要的是,每个复合物仅以单一化合物形式形成:强反式金属化环的影响决定了配体的相对位置,而对称取代的三齿配体的使用消除了当双双齿单元通过桥连的配体连接时获得的Λ和Δ对映体的可能性。该族
    DOI:
    10.1039/c6dt00881j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N] LIGHT-EMITTING COMPOUND
    [FR] COMPOSÉ ÉLECTROLUMINESCENT
    摘要:
    化合物的式子为(I):其中每次出现的R1独立地为H或取代基;每次出现的R2独立地为取代基;每次出现的p为0、1、2、3或4,而Y为配体,但至少有一个R1是取代基或至少有一个p至少为1。
    公开号:
    WO2014009716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HT-EMITTING COMPOUND
    申请人: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公开号:US20150171351A1
    公开(公告)日:2015-06-18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wherein R 1 in each occurrence is independently H or a substituent; R 2 in each occurrence is independently a substituent; p in each occurrence is 0, 1, 2, 3 or 4 and Y is a ligand, with the proviso that at least one R 1 is a substituent or at least one p is at least 1.
    公式(I)的化合物:其中,每个R1独立地是H或一个取代基;每个R2独立地是一个取代基;每个p独立地是0、1、2、3或4,Y是一个配体,条件是至少有一个R1是一个取代基或至少有一个p至少为1。
  • [EN] LIGHT-EMITTING COMPOUND<br/>[FR] COMPOSÉ ÉLECTROLUMINESCENT
    申请人: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公开号:WO2014009716A1
    公开(公告)日:2014-01-16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wherein R1 in each occurrence is independently H or a substituent; R2 in each occurrence is independently a substituent; p in each occurrence is 0, 1, 2, 3 or 4 and Y is a ligand, with the proviso that at least one R1 is a substituent or at least one p is at least 1.
    化合物的式子为(I):其中每次出现的R1独立地为H或取代基;每次出现的R2独立地为取代基;每次出现的p为0、1、2、3或4,而Y为配体,但至少有一个R1是取代基或至少有一个p至少为1。
  • When two are better than one: bright phosphorescence from non-stereogenic dinuclear iridium(<scp>iii</scp>) complexes
    作者:Ruth E. Daniels、Stacey Culham、Michael Hunter、Marcus C. Durrant、Michael R. Probert、William Clegg、J. A. Gareth Williams、Valery N. Kozhevnikov
    DOI:10.1039/c6dt00881j
    日期:——
    highest-energy emitter is the cyanide derivative whilst the lowest is the complex with the dithienylpyrimidine. The trends in both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energies as a function of ligand substituent have been rationalised accurately with the aid of TD-DFT calculations. The lowest-excited singlet and triplet levels correlate with the trend in the HOMO–LUMO gap. All the complexes have quantum yields that are
    已经制备了八种双核铱(III)配合物的新家族,其特征在于4,6-二芳基嘧啶L y为双-N-C-配位桥联配体。金属离子还通过基于1,3-二(2-吡啶基)苯的末端N,C,N-环金属化配体L X,以及通过单齿氯化物或氰化物来配位。化合物的通式为Ir L X Z } 2 L y(Z= Cl或CN)。该家族包括具有三个不同的L X配体和五个不同的二芳基嘧啶L y的实例,其中四个是二苯基嘧啶,一个是二噻吩基嘧啶。必需的配体已经通过标准的交叉偶联方法合成。配合物的合成涉及两个步骤,其中L X H与IrCl 3 ·3H 2 O反应形成[Ir L X Cl(μ-Cl)] 2形式的双核配合物,然后用二芳基嘧啶L y H 2。至关重要的是,每个复合物仅以单一化合物形式形成:强反式金属化环的影响决定了配体的相对位置,而对称取代的三齿配体的使用消除了当双双齿单元通过桥连的配体连接时获得的Λ和Δ对映体的可能性。该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