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6-hydroxyhexyloxy)-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 823816-1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6-hydroxyhexyloxy)-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英文别名
6-[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phenoxy]hexan-1-OL;6-[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phenoxy]hexan-1-ol
1-(6-hydroxyhexyloxy)-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化学式
CAS
823816-13-3
化学式
C19H32O4
mdl
——
分子量
324.461
InChiKey
SJLOJPDOCDJYK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8
  • 拓扑面积:
    4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SDS

SDS:21bc7c5494ac971d44c912950602d653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4,6-三甲酚 在 potassium iodide 氢溴酸potass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92.0h, 生成 1-(6-hydroxyhexyloxy)-3,5-bis(methoxymethyl)-2,4,6-trimeth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超支化共聚物与线性共聚物:热性质的比较研究
    摘要:
    结合了具有相似长度但具有不同柔性的间隔片段的两种AB 2型单体的共聚合,首次允许制备一系列高支化共聚物,其中,在保持相似支化密度的同时,改变了骨架的刚性。该共聚物是通过最近开发的熔体互醚化方法制备的,以生产分子量范围为20000至50000的中等分子量的聚合物。11 H NMR光谱研究表明,共聚物的组成随单体组成线性变化,证实了真正无规共聚物的形成。还准备了基于适当设计的AB型单体的类似的线性共聚物,其中包含相同的两个间隔基,以进行比较。使用DSC对这些共聚物进行的热分析表明,线性共聚物和超支化共聚物的T g均以完全符合Fox方程的方式随组成而变化,尽管所有线性共聚物均表现出明显更高的T g的价值高于他们的超支部门。有趣的是,尽管它们的拓扑结构非常不同且存在大量的链端,但超支化共聚物的T g变化与线性类似物相似。在高支化共聚物(例如具有不同支化密度和末端官能度的那些)的更广泛上下文中,这种观察的普遍性仍有待测试。
    DOI:
    10.1021/ma05081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yperbranched Copolymers versus Linear Copolym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rmal Properties
    作者:Girish Ch. Behera、Animesh Saha、S. Ramakrishnan
    DOI:10.1021/ma0508146
    日期:2005.9.1
    varied linearly with monomer composition, confirming the formation of truly random copolymers. Analogous linear copolymers based on suitably designed AB-type monomers, containing the same two spacers, were also prepared for comparison. Thermal analysis of these copolymers using DSC indicated that the Tg's of both linear copolymers and hyperbranched copolymers varied with composition in a manner that was
    结合了具有相似长度但具有不同柔性的间隔片段的两种AB 2型单体的共聚合,首次允许制备一系列高支化共聚物,其中,在保持相似支化密度的同时,改变了骨架的刚性。该共聚物是通过最近开发的熔体互醚化方法制备的,以生产分子量范围为20000至50000的中等分子量的聚合物。11 H NMR光谱研究表明,共聚物的组成随单体组成线性变化,证实了真正无规共聚物的形成。还准备了基于适当设计的AB型单体的类似的线性共聚物,其中包含相同的两个间隔基,以进行比较。使用DSC对这些共聚物进行的热分析表明,线性共聚物和超支化共聚物的T g均以完全符合Fox方程的方式随组成而变化,尽管所有线性共聚物均表现出明显更高的T g的价值高于他们的超支部门。有趣的是,尽管它们的拓扑结构非常不同且存在大量的链端,但超支化共聚物的T g变化与线性类似物相似。在高支化共聚物(例如具有不同支化密度和末端官能度的那些)的更广泛上下文中,这种观察的普遍性仍有待测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