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 | 1616365-9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
英文别名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化学式
CAS
1616365-94-6
化学式
C11H14BrF
mdl
——
分子量
245.135
InChiKey
DCNDJKGNNXGIK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81.3±30.0 °C(Predicted)
  • 密度:
    1.28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盐酸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69%的产率得到(5-fluoropent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催化的二溴氟甲烷与烯烃的加成反应:1-溴-1-氟烷烃的直接合成
    摘要:
    本文报道的是在光氧化还原催化下,未活化的烯烃与二溴氟甲烷的反应,是直接有效的途径生成1-溴-1-氟烷烃。这些加成反应成功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特别地,分别使用THF和DMF / H 2 O作为溶剂,化学选择性地形成氢溴和溴溴氟甲基化产物。此外,已制备的1-溴-1-氟代烷烃的合成应用已通过其转化为多种含氟化合物得到了证明。
    DOI:
    10.1021/acs.orglett.1c00639
  • 作为产物:
    描述:
    rac-2-(phenylbutyl)propanedioic acid diethyl ester 在 1,3-diiodo-5,5-dimethylhydantoin 、 四乙基溴化铵 、 sodium hydride 、 Selectfluor 、 lithium chloride 、 lith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氯仿二甲基亚砜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生成 (5-bromo-5-fluoropent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活化的 1-Fluoro-1-haloalkanes 的对映选择性 Suzuki 交叉偶联:手性 β-、γ-、δ-和 ε-氟烷烃的合成
    摘要:
    将氟原子并入立体中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转变,目前的方法主要提供手性 α- 和 β- 氟烷烃。在本文中,描述了构建具有良好对映选择性的 β-、γ-、δ- 和 ε- 氟代烷烃的新型通用方法的开发。不同的导向基团,如苄基、酮和磺酰基,在 Ni 催化剂和手性二胺配体的存在下,在 Suzuki 交叉偶联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它包括在距离官能团的 δ 或 ε 位置处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含氟中心的第一个例子。
    DOI:
    10.1021/jacs.5b004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econdary Alkyl Fluorides via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1-Halo-1-fluoroalkanes
    作者:Xiaojian Jiang、Sekarpandi Sakthivel、Kseniya Kulbitski、Gennady Nisnevich、Mark Gandelman
    DOI:10.1021/ja504089y
    日期:2014.7.9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methods for their synthesis is an important goal in organic chemistry.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Suzuki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hich utilizes dihalo compoun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econdary alkyl fluorides. Namely, an unprecedented use of simple 1-halo-1-fluoroalkanes as electrophiles in C(sp(3))-C(sp(3)) and C(sp(3))-C(sp(2)) cross-couplings allows
    有机氟化合物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开发新的高效和选择性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这里,我们展示了第一个 Suzuki 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利用二卤代化合物制备仲烷基氟化物。即,前所未有地使用简单的 1-halo-1-fluoroalkanes 作为 C(sp(3))-C(sp(3)) 和 C(sp(3))-C(sp(2)) 中的亲电试剂交叉-偶联允许在没有相邻活化官能团的情况下在烷基链中正式位点选择性地掺入 F 基团。还提出了通过相应 α-氟代羧酸的碘脱羧作用制备亲电底物 1-halo-1-fluoroalkanes 的高效方法。概念上新的有机氟化物路线用于轻松制备具有生物医学价值的化合物。此外,我们证明了用于手性仲烷基氟化物立体聚合合成的已开发反应的不对称版本是可行的。
  • Ni-Catalyzed Site-Selective Hydrofluoroalkylation of Terminal and Internal Olefins
    作者:Wen-Jun Yue、Ruben Martin
    DOI:10.1021/acscatal.2c04412
    日期:2022.10.7
    A catalytic monofluoroalkylation of terminal and internal olefins is described. This protocol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mild conditions, wide scope─including the utilization of chemical feedstocks and advanced intermediates─and exquisite site-selectivity for both α-olefins and internal olefins. In the latter, C–C bond formation occurs at remote sp3 C–H sites, thus unlocking a blueprint for incorporating
    描述了末端和内烯烃的催化单氟烷基化。该方案的特点是条件温和、范围广——包括化学原料和高级中间体的利用——以及对 α-烯烃和内烯烃的出色位点选择性。在后者中,C-C 键形成发生在远程 sp 3 C-H 位点,从而开启了结合单氟化烷基链的蓝图,补充了在 sp 3中心发生的现有技术。
  • Photoredox-Catalyzed Addition of Dibromofluoromethane to Alkenes: Direct Synthesis of 1-Bromo-1-fluoroalkanes
    作者:Feng Chen、Xiu-Hua Xu、Feng-Ling Qing
    DOI:10.1021/acs.orglett.1c00639
    日期:2021.3.19
    is a direct and efficient route to 1-bromo-1-fluoroalkanes through the reac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with dibromofluoromethane under photoredox catalys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se addition reactions is the employment of a suitable photoredox catalyst. In particular, hydro- and bromo-bromofluoromethylated products were chemoselectively formed using THF and DMF/H2O as solvent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本文报道的是在光氧化还原催化下,未活化的烯烃与二溴氟甲烷的反应,是直接有效的途径生成1-溴-1-氟烷烃。这些加成反应成功的关键是采用合适的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特别地,分别使用THF和DMF / H 2 O作为溶剂,化学选择性地形成氢溴和溴溴氟甲基化产物。此外,已制备的1-溴-1-氟代烷烃的合成应用已通过其转化为多种含氟化合物得到了证明。
  • Enantioselective Suzuki Cross-Couplings of Unactivated 1-Fluoro-1-haloalkanes: Synthesis of Chiral β-, γ-, δ-, and ε-Fluoroalkanes
    作者:Xiaojian Jiang、Mark Gandelman
    DOI:10.1021/jacs.5b00473
    日期:2015.2.25
    general approach to construct β-, γ-, δ-, and ε- fluoroalkanes with good enantioselectivity is described. Different directing groups, such as benzyl, ketone, and sulfonyl, were shown to give good enantioselectivity under Suzuki cross-coupling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 Ni catalyst and chiral diamine ligand. It includes the first examples of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chiral fluorine-containing
    将氟原子并入立体中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转变,目前的方法主要提供手性 α- 和 β- 氟烷烃。在本文中,描述了构建具有良好对映选择性的 β-、γ-、δ- 和 ε- 氟代烷烃的新型通用方法的开发。不同的导向基团,如苄基、酮和磺酰基,在 Ni 催化剂和手性二胺配体的存在下,在 Suzuki 交叉偶联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它包括在距离官能团的 δ 或 ε 位置处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含氟中心的第一个例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