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the diol followed by a redox-neutral cascade process,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iridium catalyst. Deuterium labeling studies established that the key step of this cascade involves a novel base-mediated [1,5]-hydride shift. The cyclohexenyl ketone products could readily be cleaved under mildly acidic conditions to access a range of valuable substituted cyclohexene derivatives
描述了一种从
五甲基苯乙酮和 1,5
-二醇中获得取代的酰基
环己烯的原子经济方法。该过程由
铱 (I)
催化剂与庞大的富电子
膦配体 (CataCXium A) 共同催化,该
配体有利于无受体
脱氢反应,而不是共轭还原成相应的
环己烷。该反应产生
水和
氢气作为唯一的副产物,并且可以使用该方法以非常高的产率合成范围广泛的官能化酰基
环己烯产物。进行了一系列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由二醇的无受体
脱氢引发的,然后是
氧化还原中性级联过程,该过程与
铱催化剂无关。
氘标记研究表明,该级联的关键步骤涉及一种新型碱介导的 [1,5]-
氢化物转移。
环己烯基
酮产物在弱酸性条件下很容易裂解,以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取代
环己烯衍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