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Dichlorophosphorylsulfanyl-4-nitrobenzene | 140132-1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Dichlorophosphorylsulfanyl-4-nitrobenzene
英文别名
——
1-Dichlorophosphorylsulfanyl-4-nitrobenzene化学式
CAS
140132-13-4
化学式
C6H4Cl2NO3PS
mdl
——
分子量
272.048
InChiKey
HAQHQZPKCXXKL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硫取代亲核试剂和桥接氧原子在羟烷基磷酸酯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检查了硫取代对羟烷基磷酸酯反应的影响。这些化合物是参与断裂 RNA 核苷酸间键的分子内磷酰基转移反应的模型。这里研究的模型缺乏核糖环,它们的构象灵活性导致更高的稳定性和不同反应途径的可用性。亲核位置的硫在磷上没有显示出亲核反应,而是快速攻击 β 碳原子,形成硫杂丙环,并离开磷酸单酯。在两个桥接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硫取代导致二酯通过形成环状中间体裂解,但与氧类似物相比具有显着的速率加速。桥取代模型的反应明显慢于类似的核糖化合物,在可比的位置上有硫取代。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揭示了过渡态的显着差异,这取决于硫占据的桥接位置。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化。当硫占据另一个桥接位置时,同位素效应意味着协同反应中非常早的过渡态。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
    DOI:
    10.1021/jo800219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硫取代亲核试剂和桥接氧原子在羟烷基磷酸酯反应中的作用
    摘要:
    检查了硫取代对羟烷基磷酸酯反应的影响。这些化合物是参与断裂 RNA 核苷酸间键的分子内磷酰基转移反应的模型。这里研究的模型缺乏核糖环,它们的构象灵活性导致更高的稳定性和不同反应途径的可用性。亲核位置的硫在磷上没有显示出亲核反应,而是快速攻击 β 碳原子,形成硫杂丙环,并离开磷酸单酯。在两个桥接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硫取代导致二酯通过形成环状中间体裂解,但与氧类似物相比具有显着的速率加速。桥取代模型的反应明显慢于类似的核糖化合物,在可比的位置上有硫取代。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揭示了过渡态的显着差异,这取决于硫占据的桥接位置。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化。当硫占据另一个桥接位置时,同位素效应意味着协同反应中非常早的过渡态。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
    DOI:
    10.1021/jo80021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SOQUINO[2,1-<i>c</i>][1,3,2] BENZODIAZAPHOSPHORINE DERIVATIVES: NEW POTENTIAL AGENTS FOR CANCER CHEMOTHERAPY
    作者:E.O. John Bull、M. S. R. Naidu
    DOI:10.1080/10426500008045223
    日期:2000.7
    relationships were indicated for antitumor activity in this screen. An aziridinyl substituted derivative, bis-(2-chloroethyl)amino substitution (3) also exhibited significant activity against the growth of P-388 lymphocytic Leukemia cells in male BDF, mice (% T/C = 147; % T/C > 125 is considered significant). The reference for activity comparison is cyclophosphamide or cytoxan i.e. [bis(2-chloroethyl)aino]-5
    摘要 合成了 2-chloro-5,8,9,13b-四氢-5-methyl-6H-Isoquino[2,1-GI[1,3,2]benzodiazaphosphorine 6-oxides及其硫化物的三种衍生物。评估其抗肿瘤特性的目的。发现 21 种化合物中的 3 种在艾氏腹水癌筛查中具有显着活性(抑制肿瘤生长 > 80%)。在该筛选中显示了抗肿瘤活性的几种构效关系。氮丙啶基取代衍生物,双-(2-氯乙基)氨基取代 (3) 也表现出显着的抑制 P-388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雄性 BDF、小鼠中的生长的活性(% T/C = 147;% T/C > 125被认为是重要的)。活性比较的参考是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即[双(2-氯乙基)氨基]-5,6-二氢-2H-1,3,
  • US4056581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56581A
    公开(公告)日:1977-11-01
  • US5081272A
    申请人:——
    公开号:US5081272A
    公开(公告)日:1992-01-14
  • The Effects of Sulfur Substitution for the Nucleophile and Bridging Oxygen Atoms in Reactions of Hydroxyalkyl Phosphate Esters
    作者:Subashree Iyer、Alvan C. Hengge
    DOI:10.1021/jo8002198
    日期:2008.7.1
    The effects of sulfur substitution on the reactions of hydroxyalkyl phosphate esters are examined. These compounds are models for the intramolecular phosphoryl transfer reaction involved in the cleavage of the internucleotide bond in RNA. The models studied here lack the ribose ring and their conformational flexibility results in greater stabi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different reaction pathways
    检查了硫取代对羟烷基磷酸酯反应的影响。这些化合物是参与断裂 RNA 核苷酸间键的分子内磷酰基转移反应的模型。这里研究的模型缺乏核糖环,它们的构象灵活性导致更高的稳定性和不同反应途径的可用性。亲核位置的硫在磷上没有显示出亲核反应,而是快速攻击 β 碳原子,形成硫杂丙环,并离开磷酸单酯。在两个桥接位置中的任何一个处的硫取代导致二酯通过形成环状中间体裂解,但与氧类似物相比具有显着的速率加速。桥取代模型的反应明显慢于类似的核糖化合物,在可比的位置上有硫取代。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揭示了过渡态的显着差异,这取决于硫占据的桥接位置。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化。当硫占据另一个桥接位置时,同位素效应意味着协同反应中非常早的过渡态。当硫处于易断裂的桥接位置时,显示出高度缔合的过渡态,与亲核试剂形成大量键,而易断裂的 PS 键几乎没有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