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tert-butyl-2-methylbut-2-enamide | 1242029-5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tert-butyl-2-methylbut-2-enamide
英文别名
——
N-tert-butyl-2-methylbut-2-enamide化学式
CAS
1242029-58-8
化学式
C9H17NO
mdl
——
分子量
155.24
InChiKey
OIOLRJHXUWCJM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tert-butyl-2-methylbut-2-enamide 、 p-chlorobenzene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在 bis[dichloro(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iridium(III)] 、 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银盐 作用下, 以 2,2,2-三氟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3%的产率得到(Z)-N-(tert-butyl)-3-(4-chlorophenyl)-2-methylbut-2-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p*Ir(III)-催化芳烃和烯烃与芳基重氮盐的温和和广泛的 C-H 芳基化导致外部无氧化剂方法
    摘要:
    本文报道了使用芳基重氮四氟硼酸盐对芳烃和烯烃进行 Cp*Ir(III) 催化的直接 CH 芳基化的开发,将其用作芳基前体以及通过 C-N2 键裂解作为氧化剂是成功的关键实现温和且无外部氧化剂的程序。机械实验和 DFT 计算表明,周转限制步骤与 Ir(V)-芳基中间体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不是预先假定的 CH 裂解。在开发的温和芳基化条件下,广泛的苯甲酰胺被顺利芳基化。此外,当前 CH 芳基化程序的合成效用也被成功证明用于烯酰胺的 (Z)-选择性芳基化和喹啉 N-氧化物的 C8-选择性反应。
    DOI:
    10.1021/jacs.5b04043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氰硅烷 、 N-(tert-butyl)-2-methyl-N-(prop-2-yn-1-yl)but-2-enamide 、 在 氧气 作用下, 以 丙腈 为溶剂, 20.0~9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11%的产率得到N-tert-butyl-2-methylbut-2-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炔烃氰钯催化引发的催化二氰化5-外-和6-内-环化
    摘要:
    立体选择性dicyanative 5-外-和6-内-cyclization使用各种烯炔进行了研究。环化的模式由底物的结构严格控制。例如,N-烯丙基衍生物更喜欢5- exo-环化,而甲基丙烯酰胺则通过6-内环化转化为α-位带有四取代碳的内酰胺。这两个反应都包括syn在初始步骤中氰氰化成碳碳三键,然后依次环化,然后在一个操作中进行还原消除,即可构建高度官能化的氮杂环。还描述了合适的基材的范围和提出的机理。
    DOI:
    10.1002/adsc.2009008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p*Ir(III)-Catalyzed Mild and Broad C−H Arylation of Arenes and Alkenes with Aryldiazonium Salts Leading to the External Oxidant-Free Approach
    作者:Kwangmin Shin、Sung-Woo Park、Sukbok Chang
    DOI:10.1021/jacs.5b04043
    日期:2015.7.8
    alkenes using aryl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s, the use of which as an aryl precursor and also as an oxidant via C-N2 bond cleavage was a key to success in achieving a mild and external oxidant-free procedure.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and DFT calculations revealed the turnover-limiting step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Ir(V)-aryl intermediate rather than the presupposed C-H cleavage. Under
    本文报道了使用芳基重氮四氟硼酸盐对芳烃和烯烃进行 Cp*Ir(III) 催化的直接 CH 芳基化的开发,将其用作芳基前体以及通过 C-N2 键裂解作为氧化剂是成功的关键实现温和且无外部氧化剂的程序。机械实验和 DFT 计算表明,周转限制步骤与 Ir(V)-芳基中间体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不是预先假定的 CH 裂解。在开发的温和芳基化条件下,广泛的苯甲酰胺被顺利芳基化。此外,当前 CH 芳基化程序的合成效用也被成功证明用于烯酰胺的 (Z)-选择性芳基化和喹啉 N-氧化物的 C8-选择性反应。
  • Catalytic Dicyanative 5-exo- and 6-endo-Cyclization Triggered by Cyanopalladation of Alkynes
    作者:Shigeru Arai、Yuka Koike、Atsushi Nishida
    DOI:10.1002/adsc.200900813
    日期:2010.3.22
    A stereoselective dicyanative 5‐exo‐ and 6‐endo‐cyclization using various enyn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ode of cyclization is critically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s. For example, N‐allyl derivatives prefer 5‐exo‐cyclization, while methacryloyl amides are transformed to the corresponding lactams with tetra‐substituted carbons at the alpha‐position via 6‐endo‐cyclization. Both
    立体选择性dicyanative 5-外-和6-内-cyclization使用各种烯炔进行了研究。环化的模式由底物的结构严格控制。例如,N-烯丙基衍生物更喜欢5- exo-环化,而甲基丙烯酰胺则通过6-内环化转化为α-位带有四取代碳的内酰胺。这两个反应都包括syn在初始步骤中氰氰化成碳碳三键,然后依次环化,然后在一个操作中进行还原消除,即可构建高度官能化的氮杂环。还描述了合适的基材的范围和提出的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