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ntademethylretinal | 114438-4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ademethylretinal
英文别名
Retinal;9-(Cyclohexen-1-yl)-2,4,6,8-nonatetraen-1-al;(2E,4E,6E,8E)-9-(cyclohexen-1-yl)nona-2,4,6,8-tetraenal
pentademethylretinal化学式
CAS
114438-43-6
化学式
C15H18O
mdl
——
分子量
214.307
InChiKey
YIDAPFSDDIULEF-RYNIPNP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entademethylretinal 以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ARJUNAN, P.;LIU, R. S. H., TETRAHEDRON LETT., 29,(1988) N 8, 853-85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2,4-Pentadien-1-ol, 5-(1-cyclohexen-1-yl)-, (E,E)- 在 manganese(IV) oxide 、 sodium hyd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7.5h, 生成 pentademethylretinal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大质子极化率的质子通路和细菌视紫红质中的质子泵浦机制——细菌视紫红质及其五甲基类似物光产物的傅里叶变换差分光谱
    摘要:
    摘要 利用差分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细菌视紫红质(BR)(BR 570 、K 630 、L 550 和M 412 )光循环的第一部分。将这些结果与五甲基类似物 (BR a ) 的各自不同光谱进行比较。对于 BR 中间体,观察到与先前研究中相同的条带。在羰基区域尤其如此。然而,对于BR a ,中间体的行为与BR 的各个中间体不同。光周期在 L 状态之前被中断并返回到 BR a 。在 BR 的情况下,在 K 中间体中,在 2800-2200 cm -1 区域观察到非常宽的带。在 L 中间体中,观察到从 2800 cm -1 开始并在整个研究区域向较小波数延伸的连续吸收。该连续谱随着 M 412 中间体的形成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 2700-2200 cm -1 区域发现了两个非常宽的带。K 态的宽带表明至少形成了一个强氢键,其中质子没有很好地定位。从在 L 中间体中观察到的连
    DOI:
    10.1016/0022-2860(92)80123-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elective photoisomerization of pentaenals. Effect of methyl substituents.
    作者:P. Arjunan、R.S.H. Liu
    DOI:10.1016/s0040-4039(00)82465-x
    日期:1988.1
    The different photochemical behavior of a demethylated retinal analog versus its methylated homologs has been rationalized based on perturbation of the excited potential surface by the methyl substituents.
    脱甲基视网膜类似物与其甲基化同系物的不同光化学行为已经基于甲基取代基对激发电势表面的扰动而得到了合理化。
  • ARJUNAN, P.;LIU, R. S. H., TETRAHEDRON LETT., 29,(1988) N 8, 853-856
    作者:ARJUNAN, P.、LIU, R. S. H.
    DOI:——
    日期:——
  • A proton pathway with large proton polarizability and the proton pumping mechanism in bacteriorhodopsin — Fourier transform difference spectra of photoproducts of bacteriorhodopsin and of its pentademethyl analogue
    作者:Jerzy Olejnik、Bogumil Brzezinski、Georg Zundel
    DOI:10.1016/0022-2860(92)80123-y
    日期:1992.8
    instead, two very broad bands are found in the region 2700-2200 cm −1 . The broad band in the K state indicates that at least one strong hydrogen bond is formed in which the proton is not well localized. From the continuum observed in the L intermediate, it is concluded that a hydrogen-bonded chain is formed showing large proton polarizability caused by collective proton motion. This chain is discussed
    摘要 利用差分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细菌视紫红质(BR)(BR 570 、K 630 、L 550 和M 412 )光循环的第一部分。将这些结果与五甲基类似物 (BR a ) 的各自不同光谱进行比较。对于 BR 中间体,观察到与先前研究中相同的条带。在羰基区域尤其如此。然而,对于BR a ,中间体的行为与BR 的各个中间体不同。光周期在 L 状态之前被中断并返回到 BR a 。在 BR 的情况下,在 K 中间体中,在 2800-2200 cm -1 区域观察到非常宽的带。在 L 中间体中,观察到从 2800 cm -1 开始并在整个研究区域向较小波数延伸的连续吸收。该连续谱随着 M 412 中间体的形成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 2700-2200 cm -1 区域发现了两个非常宽的带。K 态的宽带表明至少形成了一个强氢键,其中质子没有很好地定位。从在 L 中间体中观察到的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