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与潜在细胞不同,癌细胞持续向细胞供应脱氧核苷三磷酸,从而支持不受控制的癌症生长。嘧啶已被认为在分离白血病细胞(称为腺嘌呤生物同源体)以及其生物活性,特别是其抗癌特性方面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起始成分甲酰胺基/4-(二甲氨基)苯并咪唑和乙醇钠,合成了一系列新型N5-(3-取代苄基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5A-5F] / N5-(2-取代苄基亚甲基)-N2,N2-二甲基-N4-苯基嘧啶-2,4,5-三胺[5a-5f]。合成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进行表征,并进行了生物研究筛选。在本研究中,通过使用c-Src激酶和p38 MAP激酶复合物进行嘧啶衍生物及其分子模拟,然后评估其抗癌活性。合成支架的筛选对HeLa细胞系表现出显着活性,并显示出与标准顺铂相似的活性。在所有合成化合物中,N5-(4-羟基苄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 5A、N5-苄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 5C、N5-苄亚甲基-N2,N2-二甲基-N4-苯基嘧啶-2,4,5-三胺 5c和N5-(4-甲氧基苄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 5E显示出最显著的抗癌活性。根据研究,观察到4-羟基、4-氟基、4-硝基、4-甲氧基和4-甲基等取代基对产生生物效应很重要。此外,在这些取代基中,N5-(4-羟基苄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表现出最高的抗癌活性,其次是未取代的衍生物N5-苄亚甲基-N4-苯基嘧啶-4,5-二胺,其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