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2S,3R,5R)-3-Azido-2-benzoyloxy-5-(2',3',5'-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one ethylene dithioacetal
(2S,3R,5R)-3-Azido-2-benzoyloxy-5-(2',3',5'-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one ethylene dithioacetal | 171074-30-9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
羧酸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5R)-3-Azido-2-benzoyloxy-5-(2',3',5'-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one ethylene dithioacetal
英文别名
[(2R,3R,4S,5S)-5-[[(6S,7R,9R)-7-azido-6-benzoyloxy-1,4-dithiaspiro[4.5]decan-9-yl]oxy]-3,4-dibenzoyloxyoxolan-2-yl]methyl benzoate
CAS
171074-30-9
化学式
C
41
H
37
N
3
O
10
S
2
mdl
——
分子量
795.891
InChiKey
QJAKOLBUBLOARY-DLLMNILL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9
重原子数:
56
可旋转键数:
16
环数:
7.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拓扑面积:
189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14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methyl 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ide
7473-42-9
C
27
H
24
O
8
476.483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3R,5R)-3-Azido-2-benzoyloxy-5-(2',3',5'-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one ethylene dithioacetal
在
镍
氢气
、
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6.0h, 生成 (1R,2R,4S)-2-Amino-1-hydroxy-4-(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New Pseudodisaccharide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from Carbohydrates.
摘要:
通过糖基化反应,合成了由D-阿拉伯糖、D-核糖、D-葡糖胺、L-里斯托糖胺和L-阿科糖胺构成的新型pseudo二糖型氨基环醇抗生素模型。这些合成过程利用了从碳水化合物前体通过费里尔碳环变换得到的适当保护的(叠氮)去氧肌醇苷元。基于费里尔碳环化的还原二糖的另一种相关pseudo二糖合成方法也得到了详细阐述。这种方法通过展示在稍微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2-脱氧二糖也能容易地转化为相应的pseudo二糖,从而扩展了费里尔反应的应用范围。
DOI:
10.7164/antibiotics.48.683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 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ide
在 4 A molecular sieve 、
氢溴酸
、 mercury dibromid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20.0h, 生成
(2S,3R,5R)-3-Azido-2-benzoyloxy-5-(2',3',5'-tri-O-benzoyl-α-D-arabinofuranosyloxy)cyclohexanone ethylene dithioacetal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New Pseudodisaccharide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from Carbohydrates.
摘要:
通过糖基化反应,合成了由D-阿拉伯糖、D-核糖、D-葡糖胺、L-里斯托糖胺和L-阿科糖胺构成的新型pseudo二糖型氨基环醇抗生素模型。这些合成过程利用了从碳水化合物前体通过费里尔碳环变换得到的适当保护的(叠氮)去氧肌醇苷元。基于费里尔碳环化的还原二糖的另一种相关pseudo二糖合成方法也得到了详细阐述。这种方法通过展示在稍微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2-脱氧二糖也能容易地转化为相应的pseudo二糖,从而扩展了费里尔反应的应用范围。
DOI:
10.7164/antibiotics.48.6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Novel aminocyclitol antibiotics derived from natural carbohydrates
作者:
István F. Pelyvás、M. Mádi-Puskás、Zoltán G. Tóth、Zsolt Varga、Gyula Batta、Ferene Sztaricskai
DOI:
10.1016/0008-6215(95)00130-l
日期:
1995.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2,6-bis[(di-tert-butylphosphino)methyl]pyridine P,P′-dioxide
下一个:5,5'-(butane-1,4-diyldithio)bis(4-nitroimid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