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鉴定了三种新型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最危险的人类疟疾寄生虫)具有有效的活性。这种病原体对已知药物的耐药性正在增加,迫切需要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合物。一种有前途的药物靶点是甲基赤藓糖醇 4-
磷酸 (MEP) 途径的 1-脱氧-d-
木酮糖-5-
磷酸合酶 (DXPS),我们之前已针对该酶鉴定出三种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化合物。恶性疟原虫和结核分枝杆菌的 DXPS 酶活性位点的结构相似性促使人们研究它们的抗寄生虫作用,所有类别都显示出良好的基于细胞的活性。通过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我们提高了它们的抗疟功效,并且两类还表现出良好的代谢稳定性和对人类肝细胞的低毒性。最活跃的化合物1可抑制血液期恶性疟原虫的生长,IC 50为 600 nM。化合物1靶点验证的三种不同方法的结果表明没有 DXPS 的参与。所有
抑制剂类别都对
氯喹耐药菌株具有活性,证实了一种必须进一步研究的新作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