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 | 64252-5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
(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化学式
CAS
64252-50-2
化学式
C13H13NO2
mdl
——
分子量
215.252
InChiKey
PZKMUXGNLOOYFY-XYOKQWH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51.8±42.0 °C(Predicted)
  • 密度:
    1.09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5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苯基丙醛(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 在 ammonium acet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6.0h, 以11%的产率得到3-cyano-6-phenyl-4-(1-phenylethyl)-2-pyridone
    参考文献:
    名称:
    2-苯基丙醛与氰基乙酸甲酯的对-knoevenagel反应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和荧光
    摘要:
    2-苯基丙醛(7)与氰基乙酸甲酯(8)的Cope-Knoevenagel反应产生了(E)-2-氰基-4-苯基戊-2-烯酸甲酯(9)和两种高荧光副产物2-氨基- 3-碳甲氧基-6-苯基-4-(1-苯乙基)吡啶(10)和3-氰基-6-苯基-4-(1-苯乙基)-2-吡啶酮(11)。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10的结构,同时通过将9转化为11来确认11的结构。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机理。10和11的荧光 还描述了相关化合物。
    DOI:
    10.1002/jhet.5570330122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NAGAI WAKATU; HIRATA YUMIKO, J. ORG. CHEM. 1978, 43, NO 4, 623-63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ons of 1,1-disubstituted olefins containing electron-attracting substituents with methylphenyldiazomethanes
    作者:Wakatu Nagai、Yumiko Hirata
    DOI:10.1021/jo00398a022
    日期:1978.2
  • NAGAI WAKATU; HIRATA YUMIKO, J. ORG. CHEM. 1978, 43, NO 4, 623-630
    作者:NAGAI WAKATU、 HIRATA YUMIKO
    DOI:——
    日期:——
  • Structures and fluorescence of secondary products produced from the cope-knoevenagel reaction of 2-phenylpropionaldehyde with methyl cyanoacetate
    作者:Wakatu Nagai、Yumiko Hirata、Masao Kawai、Kiyoaki Tanaka
    DOI:10.1002/jhet.5570330122
    日期:1996.1
    of 2-phenylpropionaldehyde (7) with methyl cyanoacetate (8) produced methyl (E)-2-cyano-4-phenylpent-2-enoate (9) and the two highly fluorescent secondary products, 2-amino-3-carbomethoxy-6-phenyl-4-(1-phenylethyl)pyridine (10) and 3-cyano-6-phenyl-4-(1-phenylethyl)-2-pyridone (11). The structure of 10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while the structure of 11 was confirmed by the conversion
    2-苯基丙醛(7)与氰基乙酸甲酯(8)的Cope-Knoevenagel反应产生了(E)-2-氰基-4-苯基戊-2-烯酸甲酯(9)和两种高荧光副产物2-氨基- 3-碳甲氧基-6-苯基-4-(1-苯乙基)吡啶(10)和3-氰基-6-苯基-4-(1-苯乙基)-2-吡啶酮(11)。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定10的结构,同时通过将9转化为11来确认11的结构。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机理。10和11的荧光 还描述了相关化合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