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amino-3-(benzylamino)-4H-1,2,4-triazin-5-one | 1242050-2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amino-3-(benzylamino)-4H-1,2,4-triazin-5-one
英文别名
——
6-amino-3-(benzylamino)-4H-1,2,4-triazin-5-one化学式
CAS
1242050-29-8
化学式
C10H11N5O
mdl
——
分子量
217.23
InChiKey
IJJXAKBJNBCCJ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91.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amino-3-(benzylamino)-4H-1,2,4-triazin-5-one苄氧甲酸酐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2%的产率得到benzyl 6-amino-3-(benzylamino)-5-oxo-1,2,4-triazine-2(5H)-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 3,6-二氨基取代基 1,2,4-Triazin-5(2H)-one /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Triazin-5(2H)-one 的合成和性质
    摘要:
    超声促进 N1-氨基-N2-芳基甲基-(或芳基-)胍 2 与 2-氨基-2-硫代乙酸乙酯的环缩合反应得到新型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triazin-5(2H) )- 4 个中高产量。化合物 4 的酰化在环位置 2 发生区域选择性,推测可能是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根据这一假设,6-氨基-3-[苄基(甲基)氨基]-1,2,4-triazin-5(2H)-one (9) 的乙酰化没有提供 2-乙酰衍生物 11,但而不是 6-乙酰胺衍生物 10. 图形摘要合成和特征 3,6-二氨基取代基 1,2,4-Triazin-5(2H)-one /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 的合成和性质Triazin-5(2H)-ones
    DOI:
    10.1515/znb-2010-0506
  • 作为产物:
    描述:
    苄胺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异丙醇 为溶剂, 反应 60.5h, 生成 6-amino-3-(benzylamino)-4H-1,2,4-triazin-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 3,6-二氨基取代基 1,2,4-Triazin-5(2H)-one /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Triazin-5(2H)-one 的合成和性质
    摘要:
    超声促进 N1-氨基-N2-芳基甲基-(或芳基-)胍 2 与 2-氨基-2-硫代乙酸乙酯的环缩合反应得到新型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triazin-5(2H) )- 4 个中高产量。化合物 4 的酰化在环位置 2 发生区域选择性,推测可能是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根据这一假设,6-氨基-3-[苄基(甲基)氨基]-1,2,4-triazin-5(2H)-one (9) 的乙酰化没有提供 2-乙酰衍生物 11,但而不是 6-乙酰胺衍生物 10. 图形摘要合成和特征 3,6-二氨基取代基 1,2,4-Triazin-5(2H)-one /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 的合成和性质Triazin-5(2H)-ones
    DOI:
    10.1515/znb-2010-05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i>-Edited Guanine Isosteres
    作者:Xin Li、Marina Diguele Romero、Sona Tcaturian、Katarzyna Kurpiewska、Alexander Dömling
    DOI:10.1021/acs.joc.3c00467
    日期:2023.7.21
    Guanine is one out of five endogenous nucleobases and of key interest in drug discove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itherto, the synthesis of guanine derivatives involves lengthy multistep sequential synthesis of low overall diversity, resulting in the quest for innovation. Using a “single-atom skeletal editing” approach, we designed 2-aminoimidazo[2,1-f][1,2,4]triazin-4(3H)-one as a guanine isostere, conserving
    鸟嘌呤是五种内源性核碱基之一,在药物发现和化学生物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鸟嘌呤衍生物的合成涉及冗长的多步骤顺序合成,总体多样性较低,导致对创新的追求。使用“单原子骨架编辑”方法,我们设计了2-氨基咪唑[2,1- f ][1,2,4]三嗪-4(3H ) -one作为鸟嘌呤电子等排体,保留了生物学上重要的HBA– HBD–HBD(HBA = 氢键受体;HBD = 氢键供体)子结构。我们通过简单的一锅两步法结合 Groebke-Blackburn-Bienaymé 反应 (GBB-3CR) 和脱保护反应来实现我们的设计,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组装创新的鸟嘌呤电子等排体。我们创新、多样化、简短且可靠的多组分反应合成将丰富鸟嘌呤电子等排体合成的工具箱。
  • Synthesis of 2-Amino-Imidazo [1,2-b] [1,2,4]Triazine-3,6,7(5H)-Triones
    作者:Detlef Geffken,、Maria Anna Köllner,
    DOI:10.1515/hc.2010.16.2-3.145
    日期:2010.6
  • Synthese und Eigenschaften 3,6-diaminosubstituierter 1,2,4-Triazin-5(2H)-one /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3,6-Diamino-substituted 1,2,4-Triazin-5(2H)-ones
    作者:Detlef Geffken、Maria Anna Köllner
    DOI:10.1515/znb-2010-0506
    日期:2010.5.1
    furnished novel 3,6-diamino-substituted 1,2,4-triazin-5(2H)- ones 4 in moderate to high yields. The acylation of compounds 4 occurred regioselectively at ring position 2, presumably favoured by the formation of an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assumption, the acetylation of 6-amino-3-[benzyl(methyl)amino]-1,2,4-triazin-5(2H)-one (9) did not afford the 2-acetyl derivate 11 but rather
    超声促进 N1-氨基-N2-芳基甲基-(或芳基-)胍 2 与 2-氨基-2-硫代乙酸乙酯的环缩合反应得到新型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triazin-5(2H) )- 4 个中高产量。化合物 4 的酰化在环位置 2 发生区域选择性,推测可能是由于分子内氢键的形成。根据这一假设,6-氨基-3-[苄基(甲基)氨基]-1,2,4-triazin-5(2H)-one (9) 的乙酰化没有提供 2-乙酰衍生物 11,但而不是 6-乙酰胺衍生物 10. 图形摘要合成和特征 3,6-二氨基取代基 1,2,4-Triazin-5(2H)-one / 3,6-二氨基取代的 1,2,4- 的合成和性质Triazin-5(2H)-one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