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hydroxymethyl)-2-(n-undecyl)cyclopentanone | 864835-0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methyl)-2-(n-undecyl)cyclopentanone
英文别名
2-(Hydroxymethyl)-2-undecylcyclopentan-1-one
2-(hydroxymethyl)-2-(n-undecyl)cyclopentanone化学式
CAS
864835-07-4
化学式
C17H32O2
mdl
——
分子量
268.44
InChiKey
ZYUKQTGUTBEFO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81.7±15.0 °C(Predicted)
  • 密度:
    0.93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hydroxymethyl)-2-(n-undecyl)cyclopentanone碳酸氢钠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93%的产率得到tanikol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两条有效的四步路线获取海洋毒素tanikolide
    摘要:
    我们提出了由2-氧代环戊烷甲酸乙酯合成(±)-tanikolide的两个简便的四步合成方法。这两个序列的总化学产率分别高达76%和85%。第一个策略涉及烷基化,Baeyer-Villiger反应,皂化和还原/内酯化。合成鞣酸内酯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相同的中间体,即烷基化的酮酸酯2,该中间体通过脱氧羰基化,羟甲基化和Baeyer-Villiger反应这三个步骤转化为目标分子。我们的策略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具有高收率,并且适合制备1克或更大数量的1。
    DOI:
    10.1016/j.tet.2005.06.098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十一烷盐酸氢氧化钾potassium carbonate溶剂黄146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丙酮 为溶剂, 反应 70.0h, 生成 2-(hydroxymethyl)-2-(n-undecyl)cyclopent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两条有效的四步路线获取海洋毒素tanikolide
    摘要:
    我们提出了由2-氧代环戊烷甲酸乙酯合成(±)-tanikolide的两个简便的四步合成方法。这两个序列的总化学产率分别高达76%和85%。第一个策略涉及烷基化,Baeyer-Villiger反应,皂化和还原/内酯化。合成鞣酸内酯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相同的中间体,即烷基化的酮酸酯2,该中间体通过脱氧羰基化,羟甲基化和Baeyer-Villiger反应这三个步骤转化为目标分子。我们的策略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具有高收率,并且适合制备1克或更大数量的1。
    DOI:
    10.1016/j.tet.2005.06.09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wo efficient four-step routes to marine toxin tanikolide
    作者:Qingshou Chen、Haibing Deng、Jingrui Zhao、Yong Lu、Mingyuan He、Hongbin Zhai
    DOI:10.1016/j.tet.2005.06.098
    日期:2005.8
    We have presented two facile four-step syntheses of (±)-tanikolide from ethyl 2-oxocyclopentanecarboxylate. The overall chemical yields of the two sequences reached as high as 76 and 85%, respectively. The first strategy involved alkylation, Baeyer–Villiger reaction, saponification, and reduction/lactonization. The second approach for synthesizing tanikolide took advantage of the same intermediate
    我们提出了由2-氧代环戊烷甲酸乙酯合成(±)-tanikolide的两个简便的四步合成方法。这两个序列的总化学产率分别高达76%和85%。第一个策略涉及烷基化,Baeyer-Villiger反应,皂化和还原/内酯化。合成鞣酸内酯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相同的中间体,即烷基化的酮酸酯2,该中间体通过脱氧羰基化,羟甲基化和Baeyer-Villiger反应这三个步骤转化为目标分子。我们的策略具有优势,因为它们具有高收率,并且适合制备1克或更大数量的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