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n | 262861-0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n
英文别名
2'-(8-Azaspiro[4.5]dec-8-yl)acetophenon;1-[2-(8-Azaspiro[4.5]decan-8-yl)phenyl]ethanone
[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n化学式
CAS
262861-05-2
化学式
C17H23NO
mdl
MFCD19114873
分子量
257.376
InChiKey
MSQZGKBCMKCRF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8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n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1-[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Moehrle; Jeandree; Breitmaier, Advanced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2000, vol. 342, # 5, p. 473 - 48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8-氮杂螺[4.5]癸烷2'-氟苯乙酮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以59%的产率得到[2-(8-Azaspiro[4.5]dec-8-yl)phenyl]ethanon
    参考文献:
    名称:
    Reaktionsbeteiligung elektrophiler Funktionen bei der Dehydrierung 4-substituierter Piperidine / Participation of Electrophilic Groups with the Dehydrogenation of 4-Substituted Piperidines
    摘要:
    2-(1-哌啶基)-苯甲醛1-3的脱氢反应使用汞(II)-EDTA生成内酰胺4-6,表明与甲醛基的碳醇胺中间体发生可逆反应。在哌啶基上的4-取代导致产率和氧化速率降低。 2-(1-哌啶基)-苯乙酮11、16-19与汞(II)-EDTA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但产生了不同的产物模式。环状亚胺化合物与乙酰基作为亲核试剂反应形成了反式苯并喹啉酮12、20、23、26、29。通过另一种氧化,这些物种部分转化为喹啉酮13、21、24、27、30。通过环状半胺基与羰基的中间亲电性相邻最终导致内酰胺14、22、25、28、31。对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假设。
    DOI:
    10.1515/znb-2000-01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ktionsbeteiligung elektrophiler Funktionen bei der Dehydrierung 4-substituierter Piperidine / Participation of Electrophilic Groups with the Dehydrogenation of 4-Substituted Piperidines
    作者:H. Möhrle、M. Jeandrée
    DOI:10.1515/znb-2000-0113
    日期:2000.1.1

    Dehydrogenation of 2-(1-piperidinyl)-benzaldehydes 1-3 using mercury(II)-EDTA gen­ erated the lactams 4-6, indicating a reversible reaction of a carbinolamine intermediate with the formyl group. The yields and oxidation rates decreased by 4-substitution in the piperidine moiety.

    The 2-(1-piperidinyl)-acetophenones 11, 16-19 showed a similar behavior with mercury(II)-EDTA but gave rise to a product pattern. The trans-benzoquinolizidones 12, 20, 23, 26, 29 resulted from the cyclic iminium compounds reacting with the acetyl group as nucleophile. By another oxidation these species were partially transformed to the quinolinones 13, 21, 24, 27, 30. An intermediate electrophilic neighboring of the carbonyl group with the cyclic hemiaminals led finally to the lactams 14, 22, 25, 28, 31. Mechanisms for the reactions are proposed

    2-(1-哌啶基)-苯甲醛1-3的脱氢反应使用汞(II)-EDTA生成内酰胺4-6,表明与甲醛基的碳醇胺中间体发生可逆反应。在哌啶基上的4-取代导致产率和氧化速率降低。 2-(1-哌啶基)-苯乙酮11、16-19与汞(II)-EDTA表现出类似的行为,但产生了不同的产物模式。环状亚胺化合物与乙酰基作为亲核试剂反应形成了反式苯并喹啉酮12、20、23、26、29。通过另一种氧化,这些物种部分转化为喹啉酮13、21、24、27、30。通过环状半胺基与羰基的中间亲电性相邻最终导致内酰胺14、22、25、28、31。对反应的机理提出了假设。
  • Moehrle; Jeandree; Breitmaier, Advanced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2000, vol. 342, # 5, p. 473 - 485
    作者:Moehrle、Jeandree、Breitmaier、Rohonczy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