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氧氟尿苷是一种氟尿嘧啶类衍生物,在肿瘤组织中通过高活性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化为氟尿嘧啶(5-Fu),从而发挥选择性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去氧氟尿苷具有更高的治疗指数,并且作为前体药物,其靶向性更强,临床效果更佳,副作用更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
应用去氧氟尿苷胶囊的主要成分是去氧氟尿苷,用于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鼻咽癌。
化学性质从甲醇-乙酸乙酯中获得的针状结晶熔点为192~193℃;在乙酸乙酯中的结晶熔点为189~190℃;从2-丙醇中结晶,熔点为186~188℃。[α]D23+18.4°(C=0.419,水),pKa 7.4。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在甲醇中为268~269nm(ε8550)。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去氧氟尿苷的LD50值(14天)小鼠或大鼠静脉注射>1000 mg/kg、皮下注射>2000 mg/kg;雄、雌小鼠和雄、雌大鼠口服的LD50值分别为>5000 mg/kg、3471 mg/kg、3390 mg/kg。
用途去氧氟尿苷是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用作氟尿嘧啶的前体药。在肿瘤组织内存在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在肿瘤中转化为氟尿嘧啶,从而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毒性较低,临床用于胃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缓解率可达30%以上。
医药中间体此外,去氧氟尿苷还可作为医药中间体使用。
生产方法将50g(191mmo1)的5-氟尿嘧啶核苷悬浮于750ml丙酮和94mL2,2-二甲氧基丙烷中,室温搅拌50分钟后澄清。加入过量碳酸氢钠固体并继续搅拌至中性。过滤、用丙酮洗滤饼,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蒸发干燥。
从上述步骤得到的48g 5-氟尿嘧啶核苷缩酮化物(收率83%,熔点196~197℃)溶于250ml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86.7g三苯磷甲基碘化合物,在室温下放置50分钟。再加入250ml甲醇放置30分钟后蒸去溶剂。
将剩余的油状物与1L醋酸乙酯和1L 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摇晃后静置分层,分离醋酸乙酯层并用2×1L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蒸发至干后再以醋酸乙酯重结晶得到52.9g的5’-去氧-5’-碘代-2’,3’-O-异丙亚基-5-氟尿嘧啶核苷(收率85%,熔点202~203.5℃)。
将上述得到的氟尿衍生物24g溶于800ml甲醇和15ml三乙胺中,在12g 5%钯-炭催化剂存在下,常压、室温下剧烈搅拌加氢还原90分钟后过滤除去催化剂,并用甲醇洗。
洗液和滤液一起蒸发至干后与200ml醋酸乙酯搅拌1小时。过滤除去形成的结晶,滤液蒸发掉一半的溶剂放置过夜后再过滤除去结晶。
减压蒸至干后的物质与200ml90%三氟乙酸水溶液反应1小时,反应后蒸发至干加入乙醇共沸除去水和三氟乙酸并干燥。再用醋酸乙酯重结晶得到11.35g的去氧氟尿苷(收率79%,熔点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