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是一种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氨基甲酸酯类药物,在体内可转化为5-FU。该药由罗氏公司研发,商品名“希罗达”,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和干扰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卡培他滨适用于紫杉醇及其他包括蒽环类抗生素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及胃癌的进一步治疗。
新型口服氟化嘧啶类药物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口服氟化嘧啶类药物,通过体内三步酶链反应转换为5-FU,从而作用于肿瘤细胞。其疗效与肿瘤组织中的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水平及体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PD)活性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许多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丝裂霉素及顺铂等均可上调肿瘤组织内TP的表达,从而增加卡培他滨对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效应。这些药物本身也具有较好的抗胃癌疗效,与卡培他滨联用后可产生增效及协同作用。
多项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已证实了卡培他滨在胃癌、肠癌及乳腺癌中的生存获益。2001年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EA)批准其用于转移性乳腺癌治疗,随后陆续获得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的推荐。
自卡培他滨于2001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先后被批准用于转移性乳腺癌、肠癌的辅助治疗及一线治疗,并在去年获得了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适应症。多项大样本研究显示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价格也较为低廉,有望取代5-FU成为抗癌药物的基本用药。
替吉奥替吉奥是改良型抗肿瘤药,由替加氟、氧嗪酸钾(奥替拉西钾)及吉美司特组成,三种成分按1:1:0.4的摩尔比例复配。其中,替加氟作为5-FU的前体药物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吉美司特则有助于提高抗肿瘤效果。
该药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及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使用卡培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腹痛、腹泻、食欲下降以及皮肤改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短暂性骨髓抑制、毛发脱落、泪液增多、头痛及头晕等症状。
由于卡培他滨具有骨髓抑制作用,每次用药前均需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同时应注意定期检测肝功能并监控心脏状况,以防不可逆的毒性反应。若需静脉给药,则须在使用前评估患者相关器官的功能是否适合。
鉴于卡培他滨对胎儿具有潜在危害性,因此禁用于妊娠期妇女,并建议用药期间及治疗结束后至少三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药物过量尽管临床试验未发现因药物过量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但动物实验(给猴以25,679mg/m²/天剂量)显示卡培他滨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胃肠刺激、肠胃出血和骨髓抑制等症状。处理方法可包括使用利尿剂进行脱水治疗或必要时采用透析疗法;虽然尚无关于卡培他滨过量治疗的临床经验,但透析可能有助于降低5’-DFUR浓度。
用途新型口服氟化嘧啶类药物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膀胱癌及乳腺癌等实体肿瘤。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5'-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苷 2',3'-二乙酸酯 | 2',3'-di-O-acetyl-5'-deoxy-5-fluoro-N4-(pentyloxycarbonyl)cytidine | 162204-20-8 | C19H26FN3O8 | 443.429 |
—— | 2',3'-di-O-methoxycarbonyl-5'-deoxy-5-fluoro-N4-(pentyloxycarbonyl)-cytidine | 1158844-54-2 | C19H26FN3O10 | 475.428 |
—— | 5'-deoxy-2',3'-O-isopropylidene-N-[(pentyloxy)carbonyl]-5-fluorocytidine | 934385-83-8 | C18H26FN3O6 | 399.419 |
—— | pentyl N-[1-[(3aR,4R,6R,6aR)-6-methyl-2-oxo-3a,4,6,6a-tetrahydrofuro[3,4-d][1,3,2]dioxathiol-4-yl]-5-fluoro-2-oxopyrimidin-4-yl]carbamate | 1309454-52-1 | C15H20FN3O7S | 405.404 |
5’-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 | 5'-deoxy-5-fluorocytidine | 66335-38-4 | C9H12FN3O4 | 245.21 |
—— | 2',3'-bis-O-benzoyl-5'-deoxy-5-fluoro-N4-pentyloxycarbonyl cytidine | —— | C29H30FN3O8 | 567.571 |
2',3'-二-O-乙酰基-5'-脱氧-5-氟-D-胞啶 | 2',3'-di-O-acetyl-5'-deoxy-5-fluorocytidine | 161599-46-8 | C13H16FN3O6 | 329.285 |
—— | 2'3'-O-isopropylidene-5'-deoxy-5-fluorocytidine | —— | C12H16FN3O4 | 285.275 |
—— | 1-[(3aR,4R,6R,6aR)-6-methyl-2-oxo-3a,4,6,6a-tetrahydrofuro[3,4-d][1,3,2]dioxathiol-4-yl]-4-amino-5-fluoropyrimidin-2-one | 1309454-51-0 | C9H10FN3O5S | 291.26 |
去氧氟尿苷 | doxifluridine | 3094-09-5 | C9H11FN2O5 | 246.195 |
还原型辅酶II(NADPH)四钠盐 | NADPH | 53-57-6 | C21H30N7O17P3 | 745.427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5'-deoxy-5-fluoro-N4-(n-pentyloxycarbonyl)cytidine-2',3'-carbonate | 921769-65-5 | C16H20FN3O7 | 385.349 |
5’-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 | 5'-deoxy-5-fluorocytidine | 66335-38-4 | C9H12FN3O4 | 245.21 |
—— | 1-[3,4-Dihydroxy-5-methyl-tetrahydrofuran-2-yl]-4-amino-1h-pyrimidin-2-one | —— | C9H13N3O4 | 22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