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3,5,6,7,8-hexahydroindolizine-1,2-dicarboxylate | 84423-1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3,5,6,7,8-hexahydroindolizine-1,2-di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Dimethyl 2,3,5,6,7,8-hexahydroindolizine-1,2-di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84423-11-0
化学式
C12H17NO4
mdl
——
分子量
239.271
InChiKey
WZQZNWRSPVFFN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0.1±42.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5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ripiperidin丁炔二酸二甲酯(三甲基硅基)甲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 cesium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以20%的产率得到Dimethyl 2,3,5,6,7,8-hexahydroindolizine-1,2-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licyclic methylene iminium ylide to form pyrrolizidine nuclei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ynthesis of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摘要:
    通过在三甲基硅甲基三氟甲磺酸酯和氟化铯存在下,将四环己烷-1,3,5-三嗪与烯烃和炔烃化合物反应,实现了吡咯并吡嗪和吲哚并吡嗪的高效合成。该反应应用于几种吡咯并吡嗪生物碱的合成,包括(±)-刺桐胺、(±)-苦参碱和(±)-异雷公藤醇。
    DOI:
    10.1248/cpb.30.31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licyclic methylene iminium ylide to form pyrrolizidine nuclei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ynthesis of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作者:YOSHIYASU TERAO、NOBUYUKI IMAI、KAZUO ACHIWA、MINORU SEKIYA
    DOI:10.1248/cpb.30.3167
    日期:——
    Efficient synthesis of pyrrolizidines and indolizidines has been achieved by reacting tetracyclic hexahydro-1, 3, 5-triazines with olefinic and acetylenic compounds in the presence of trimethylsilyl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and cesium fluoride. This reaction was applied to the synthesis of several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trachelanthamidine, (±)-supinidine, and (±)-isoretronecanol.
    通过在三甲基硅甲基三氟甲磺酸酯和氟化铯存在下,将四环己烷-1,3,5-三嗪与烯烃和炔烃化合物反应,实现了吡咯并吡嗪和吲哚并吡嗪的高效合成。该反应应用于几种吡咯并吡嗪生物碱的合成,包括(±)-刺桐胺、(±)-苦参碱和(±)-异雷公藤醇。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颜料红254 颜料橙73 颜料橙 71 赛拉霉素 裂假丝菌素 苯扎托品氢溴酸盐 苯乙醇,2-(甲氧基甲基)-(9CI) 细交链孢菌酮酸 禾大壮 甲基4-甲酰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甲基4-甲氧基-2,5-二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4-二溴-2,5-二氧代-2H-吡咯-1(5H)-羧酸叔丁酯 甲基2-氮杂双环[3.2.0]庚-3,6-二烯-2-羧酸酯 甲基1-甲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甲基(3R)-3-羟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烯丙基2,3-二氢-1H-吡咯-1-羧酸酯 氯化烯丙基(3-氯-2-羟基丙基)二甲基铵 氨基甲酰基-2,2,5,5-四甲基-3-吡咯啉-1-氧基 氟酰亚胺 异丙基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己二酸,聚合1,3-二异氰酸基甲基苯,1,2-乙二醇,甲基噁丙环并,噁丙环和1,2-丙二醇 四琥珀酰亚胺金(3+)钾盐 四丁基铵琥珀酰亚胺 吡啶氧杂胺 吡啶,2-[4-(4-氟苯基)-3,4-二氢-2H-吡咯-5-基]- 吡咯烷-2,4-二酮 吡咯布洛芬 叔丁基4-溴-2-氧代-2,5-二氢-1H-吡咯-1-甲酸叔丁酯 叔丁基1H,2H,3H,4H,5H,6H-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酯盐酸盐 叔-丁基4-(4-氯苯基)-2-氧亚基-2,5-二氢-1H-吡咯-1-甲酸基酯 利收 假白榄内酰胺 二氯马来酸的N-(间甲基苯基)酰亚胺 二-硫代-二(N-苯基马来酰亚胺) 乙基4-羟基-1-[(4-甲氧苯基)甲基]-5-羰基-2-(3-吡啶基)-2H-吡咯-3-羧酸酯 乙基2-氧代-3,4-二氢-2H-吡咯-5-羧酸酯 乙基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乙基1-苄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1H-吡咯-3-羧酸酯 β.-核-六吡喃糖,1,6-脱水-2-O-(2-氰基苯基)甲基-3-脱氧-4-O-甲基- [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基]乙酸酯 [3-乙酰基-2-(4-氟-苯基)-4-羟基-5-氧代-2,5-二氢-吡咯-1-基]-乙酸 [3-(甲氧羰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3,4-二(溴甲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1-基]氧氮自由基 [(2R)-1-乙酰基-2,5-二氢-1H-吡咯-2-基]乙腈 S,S'-[(1-羟基-2,2,5,5-四甲基-2,5-二氢-1H-吡咯-3,4-二基)二(亚甲基)]二甲烷硫代磺酸酯 N-重氮基-4-(2,5-二氧代吡咯-1-基)苯磺酰胺 N-苯基马来酰亚胺 N-甲氧基羰基顺丁烯二酰亚胺 N-甲基-4-羟基-5-氧代-3-吡咯啉-3-羧酸乙酯铁螯合物 N-氨基甲酰马来酰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