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5,5-四甲基-1,2-环戊烷二酮 | 20633-06-1

中文名称
3,3,5,5-四甲基-1,2-环戊烷二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5,5-tetramethylcyclopentane-1,2-dione
英文别名
1,2-Cyclopentanedione, 3,3,5,5-tetramethyl-
3,3,5,5-四甲基-1,2-环戊烷二酮化学式
CAS
20633-06-1
化学式
C9H14O2
mdl
——
分子量
154.209
InChiKey
PSTFMALKVLSK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2-93 °C
  • 沸点:
    198.4±9.0 °C(Predicted)
  • 密度:
    0.97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8
  • 拓扑面积:
    3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4299000

SDS

SDS:2588543174dbc865be96c3245a1bbbe0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ETAL COMPLEXES COMPRISING DIAZABENZIMIDAZOLOCARBENE LIGANDS AND THE USE THEREOF IN OLEDS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有从铱和铂中选择的中心原子以及二氮杂苯并咪唑卡宾配体的金属卡宾络合物,包括这种络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至少一个这样的金属卡宾络合物的发光层,选择自包括发光元件、固定视觉显示单元和移动视觉显示单元的设备,包括这样的OLED,并且在OLED中使用这样的金属卡宾络合物,例如作为发射体、基质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或电荷或激子阻挡剂。
    公开号:
    US20130032766A1
  • 作为产物:
    描述:
    2,2,4,4-四甲基环戊酮 在 selenium(IV) oxid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9%的产率得到3,3,5,5-四甲基-1,2-环戊烷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探索脂环大小对Bis1,2,4-Triazine配体次Act系元素萃取性质和金属离子形态的微妙影响。
    摘要:
    报道了三种新的含有五元脂肪族环的新型bis-1,2,4-triazine配体的合成和评估。相比,更疏水性配体1 - 3的含六元脂族环,相关的分配比率˚F -嵌段金属离子为大小在每种情况下低大约一个数量级。配体10显示出从硝酸中有效,选择性和快速地分离出Am III和Cm III。使用NMR滴定和竞争实验,时间分辨激光荧光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探测了具有三价f嵌段金属离子的配体的形态。而四齿配体8和10形成的Ln III配合物与它们的疏水性更高的类似物2和3具有相同的化学计量,在两类配体之间观察到形态上的显着差异,而针对配体8和10形成的提取的1:2配合物的百分比更低。10。8和10与Y III,Lu III和Pr III形成的固态1:1和1:2配合物的结构与2和3与Ln III形成的固态配合物的结构非常相似。配体10形成的Cm III和Eu III 1:2配合物在热力学上不如配体3形成的配合物
    DOI:
    10.1002/chem.2019036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 Complexes
    申请人:Merck Patent GmbH
    公开号:US20150171348A1
    公开(公告)日:2015-06-18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metal complexes and to electronic devices, in particula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comprising these metal complexes.
    这项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以及包括这些金属配合物的电子设备,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金属錯体
    申请人:メルク パテント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公开号:JP201553098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9
    本発明は、金属錯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特に前記金属錯体を含有す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デバイスに関する。
    这项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和电子器件,特别是涉及含有该金属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UV spectroscopy and structures of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作者:Frank Stunnenberg、Hans Cerfontain、Kees Goubitz、Dick Heydenrijk、Caspar H. Stam
    DOI:10.1002/recl.19921110105
    日期:——
    The UV spectra of the geometric isomers of the α-bis(methoxyimino)alkanes I-8 and the structurally related conjugated (methoxyimino)isoxazolines 11 and 13 all exhibit a ππ* absorption band, of which the maxima with cyclohexane as solvent are between 216 and 268 nm, and 258 and 282 nm,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in λmax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variations in the degree of inter-iminyl conjugation
    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I-8和结构相关的共轭(甲氧基亚氨基)异恶唑啉11和13的几何异构体的UV光谱均显示ππ*吸收带,其中以环己烷为溶剂的最大值在216之间分别为268 nm和268 nm,以及258和282 nm。在λ的差异最大的在-亚氨基间结合的程度的变化进行讨论,作为(结果我)在-亚氨基间的二面角由于空间位阻和(变型II在环应变和)的变化/或两个甲氧基亚氨基部分的偶极排斥,就像四元环化合物1的三个几何异构体一样。与(E,E)-4相比,(E,E)-8的λmax较低是由于前一种化合物中苯基与平面α-双(甲氧基亚氨基)发色团的交叉共轭程度较低;实际上,(E,E)-8的吸收带与脂族(E,E)-5的吸收带相似。(E,E)-α-双(甲氧基亚氨基)烷烃的最大ππ*吸收能量似乎与斜率接近于1的相应(E)-α-氧代肟肟醚线性相关,说明两种化合物对结构变化的敏感性非常相似。
  • Reactions of 1,2-Diketones with Vinyllithium: Addition Reactions and Dianionic Oxy Cope Rearrangements of Cyclic and Acyclic Substrates
    作者:Christian Clausen、Rudolf Wartchow、Holger Butenschön
    DOI:10.1002/1099-0690(200101)2001:1<93::aid-ejoc93>3.0.co;2-x
    日期:2001.1
    substrates, this reaction sequence was also found, albeit with somewhat lower yields and requiring higher temperatures than in the benzil cases. A brief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ramolecular aldol adduct/1,6-hexanedione equilibrium indicated that the preferential formation of intramolecular aldol adducts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at shorter reaction times appears to be the result of kinetic reaction control,
    已显示出在低温下将烯基锂衍生物同步双加成到环丁二酮化合物(例如苯并环丁烯二酮铬配合物 1 或方酸酯)中时会发生双阴离子氧基 Cope 重排。为了深入了解这种类型的反应序列在这些特殊情况之外的更普遍的适用性,用乙烯基锂处理了许多 1,2-二酮。测试的二酮包括苄基衍生物、脂肪族无环 1,2-二酮、邻苯醌和环状脂肪族 1,2-二酮。对于苄基和杂苄基衍生物,发现所需的双加成/双阴离子氧基 Cope 重排在低温下发生,导致 1,6-二酮及其分子内醛醇加合物的总产率高达 80%。以无环脂肪族 1,2-二酮为底物,也发现了这种反应顺序,尽管与苄基反应相比,产率略低且需要更高的温度。对分子内醛醇加合物/1,6-己二酮平衡的简要研究表明,在较低温度和较短反应时间下优先形成分子内醛醇加合物似乎是动力学反应控制的结果,而对 1,6-较高温度下的二酮是由热力学反应控制引起的。邻醌仅通过加成与乙烯基锂反应;没有观察到双阴离子氧
  • Photochemistry of 1,2-diketones. Part 5. Formation of dihydrodioxines, oxetanes, allylic ethers, and 1,2-adducts from alicyclic 1,2-diketones and alkenes
    作者:Paul L. Verheijdt、Hans Cerfontain
    DOI:10.1039/p29830001343
    日期:——
    The photoaddition of five alicyclic non-enolizing 1,2-diketones (1a–e), bipivaloyl, and biacetyl to various simple alken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dihydroxioxine formation dominates over the formation of oxetane, α-keto allylic ether, and 1,2-adduct (α-hydroxyketone) for the three cyclic 1,2-diketones (1b–d) that have a syn-periplanar (lowest) excited 1,2-diketo configuration. The four-membered
    已经研究了将五种脂环族非烯化性1,2-二酮(1a–e),双新戊酰基和联乙酰与其他简单烯烃进行光加成反应。所述dihydroxioxine形成占支配地位氧杂环丁烷的形成,α酮烯丙基醚,和1,2-加合物(α羟基酮),用于具有三个环状1,2-二酮(1B-d)一个SYN -periplanar(最低)兴奋的1,2-二酮构型。在四元环二酮(1a)加入烯烃之前,先进行光裂解。具有反平面激发的1,2-二酮构型的联乙酰不会形成二氢二恶英。用(1e)和(2)无法获得有关激发的1,2-二酮构型的几何信息,因为[[1e]]的α裂解速率或反式的分子内氢抽象-平面激发的二酮部分[具有(1e)和(2)]大大超过了与烯烃的反应速率。已鉴定出十三种二氢二恶英,十二种氧杂环丁烷,四种烯丙基醚和十四种1,2-加合物。已经讨论了二氢二恶英和氧杂环丁烷形成的形成,并特别着重于(i)反应激发态的性质(反应态是1,2-二酮的最低三重态n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