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 | 501909-9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
英文别名
3,3'-[Sulfanediylbis(methylene)]dipyridine;3-(pyridin-3-ylmethylsulfanylmethyl)pyridine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化学式
CAS
501909-96-2
化学式
C12H12N2S
mdl
——
分子量
216.307
InChiKey
GJALCXPTTLPAC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74.7±27.0 °C(Predicted)
  • 密度:
    1.17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5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碘苯二乙酸氨基甲酸铵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1.6867 g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啶基亚砜亚胺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亚砜亚胺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通过不对称催化合成它们的报道有限。我们报告了通过使用含天冬氨酸的肽催化剂对吡啶基亚砜亚胺进行去对称N-氧化来合成手性亚砜亚胺。以高达 99:1 的 er 获得各种单和双吡啶基亚砜亚胺氧化物。在底物上引入的导向基团高度增强了对映诱导,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去除以产生游离的 N-H 亚砜亚胺。此外,具有甲酯和甲基酰胺C端保护基团的肽产生产物的相反对映异构体。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
    DOI:
    10.1021/jacs.1c04431
  • 作为产物:
    描述:
    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 在 sodium sulfid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啶基亚砜亚胺的催化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亚砜亚胺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生物活性,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而通过不对称催化合成它们的报道有限。我们报告了通过使用含天冬氨酸的肽催化剂对吡啶基亚砜亚胺进行去对称N-氧化来合成手性亚砜亚胺。以高达 99:1 的 er 获得各种单和双吡啶基亚砜亚胺氧化物。在底物上引入的导向基团高度增强了对映诱导,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去除以产生游离的 N-H 亚砜亚胺。此外,具有甲酯和甲基酰胺C端保护基团的肽产生产物的相反对映异构体。提出了一种结合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
    DOI:
    10.1021/jacs.1c044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copper(I) iodide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sulfide and disulfide containing flexible 3-substituted pyridine ligands
    作者:Lyall R. Hanton、Ryan M. Hellyer、Mark D. Spicer
    DOI:10.1016/j.ica.2006.01.029
    日期:2006.8
    The three-substituted dipyridyl ligand bis(3-pyridylmethyl)sulfide ( L 1 )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3-(chloromethyl)pyridine hydrochloride with thioacetamide under basic conditions. L 1 was reacted with CuI to give complexes with 1:2 and 1:1 molar ratios. Crystal structures of [(CuI) 2 ( L 1 )] ∞ ( 1 ) and [CuI( L 1 )] ∞ ( 2 ) were determined. In complex 1 the CuI species formed a one-dimensional
    通过使3-(氯甲基)吡啶盐酸盐与硫代乙酰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三取代的二吡啶基配体双(3-吡啶基甲基)硫化物(L 1)。使L 1与CuI反应,得到摩尔比为1:2和1:1的配合物。确定了[(CuI)2(L 1)]∞(1)和[CuI(L 1)]∞(2)的晶体结构。在复合物1中,CuI物种形成了一个一维阶梯状聚合物,L 1以并排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且每侧的配体之间都有π–π相互作用。配合物2由金属大环的一维带状聚合物组成,该金属大环由两个L 1配体桥接Cu 2 I 2二聚体形成,该两个L 1配体桥接在大环内。通过氧化相应的硫醇3-(硫烷基甲基)吡啶制备类似的二硫配体双(3-吡啶基甲基)二硫化物(L 2)。使L 2与CuI以1:2和1:1的摩尔比反应,分离出产物,但是仅1:1的产物能够结晶。[CuI(L 2)]∞(3)的晶体结构由一个金属大环的一维带状聚合物组成,该大环由两个通过Cu 2 I 2二聚体连接的L
  • THIEPANE COMPOUNDS INHIBITING AND DETECTING HIV PROTEASE
    申请人:GILEAD SCIENCES, INC.
    公开号:EP0789695A2
    公开(公告)日:1997-08-20
  • US456868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568682A
    公开(公告)日:1986-02-04
  • US4751234A
    申请人:——
    公开号:US4751234A
    公开(公告)日:1988-06-14
  • US5705524A
    申请人:——
    公开号:US5705524A
    公开(公告)日:1998-01-06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