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甲酸 | 60693-31-4

中文名称
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甲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uccinimide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3-(2,5-dioxopyrrolidin-1-yl)benzoic acid;1-(3-Carboxyphenyl)-pyrrolidin-2,5-dion;3-succinimido-benzoic acid;3-Succinimido-benzoesaeure
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甲酸化学式
CAS
60693-31-4
化学式
C11H9NO4
mdl
MFCD00523325
分子量
219.197
InChiKey
BEQRYKGDEGNAL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6-138 °C
  • 沸点:
    564.0±33.0 °C(Predicted)
  • 密度:
    1.46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1
  • 拓扑面积:
    74.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IRRITANT
  • 海关编码:
    2925190090

SDS

SDS:5809da934db2c9a4111be4c67b457454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2,5-二氧杂吡咯烷-1-基)(苯基)-乙酰胺的多靶点化合物,作为有效的抗惊厥药和抗伤害感受药的候选人。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组重点集中的原始杂种吡咯烷-2,5-二酮衍生物,具有强大的抗惊厥和抗伤害感受特性。这些杂合化合物在一系列小鼠模型中表现出广谱的保护活性,例如最大电击(MES)测试,戊烯四唑诱导的癫痫发作(sc PTZ)和6 Hz(32 mA)癫痫发作。化合物22显示出最有效的抗惊厥活性(ED 50 MES = 23.7 mg / kg,ED 50 6 Hz(32 mA)= 22.4 mg / kg,ED 50 sc PTZ = 59.4 mg / kg)。此外,有22种药物在福尔马林引起的强直性疼痛中显示出强效功效。这些体内活性的22可能是由几个靶标介导的,并且可能是由于抑制中央钠/钙电流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受体拮抗作用所致。最后,先导化合物22在体外测定中显示出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ADME-Tox)特性,使其成为癫痫和神经性疼痛指征进一步发展的潜在候选者。
    DOI:
    10.1021/acschemneuro.0c00257
  • 作为产物:
    描述:
    3-(3-carboxypropanamido)benzoic acidsodium acetate乙酸酐 作用下, 反应 3.0h, 以75%的产率得到3-(2,5-二氧代吡咯烷-1-基)苯甲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间氨基苯甲酸衍生物的合成,抗胆碱酯酶活性和构效关系。
    摘要:
    报道了简单结构的间氨基苯甲酸衍生物的合成,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和结构-活性关系。发现化合物1b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方面比加兰他敏和他克林更有效。
    DOI:
    10.1016/s0960-894x(03)0019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调节WNT信号通路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098676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调节WNT信号通路的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
  • Synthesis of N-aryl derivatives of succinimide and phthalimide
    作者:S. I. Zav'yalov、A. G. Zavozin、L. B. Kulikova、G. I. Ezhova、N. E. Kravchenko
    DOI:10.1007/bf02464686
    日期:1997.1
    succinimide and phthalimide by cyclocondensation of arylamines with I and II can b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using a CiSiMe3DMF reagent system. For example, reaction of 4-methylaniline (IIIa), 2,6-dichloroaniline (IIIb), 4and 3-aminobenzoic acids (IIIc and IIId, respectively), and methyl ester of 4-aminobenzoic acid (IIIe) with I and II in the presence of a CiSiMe3 DMF mixture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琥珀酰亚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的 N-芳基衍生物具有杀真菌作用 [1] 和降血脂活性 [2]。这些衍生物是通过在伞花烃 [2] 或 AcOH、AcONa 和 Ae2O [3] 的混合物中加热芳香胺与琥珀酸 (I) 和邻苯二甲酸酐 (II) 获得的。还报道了通过芳胺与琥珀酸的二氯酸酐 [4]、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5] 和硫代邻苯二甲酸酐 [6] 相互作用,或通过 I 与酰肼 [7] 的环缩合反应来合成这些衍生物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缺点是实验过程复杂,目标产品收率低。下面我们将首次展示使用 CiSiMe3DMF 试剂系统可以成功地通过芳胺与 I 和 II 的环缩合来合成琥珀酰亚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的 N-芳基衍生物。例如,4-甲基苯胺 (IIIa)、2,6-二氯苯胺 (IIIb)、4-和 3-氨基苯甲酸(分别为 IIIc 和 IIId)以及 4-氨基苯甲酸甲酯 (IIIe) 与 I 和 II
  • Muretow, Zhurnal Russkago Fiziko-Khimicheskago Obshchestva, 1872, vol. 4, p. 295
    作者:Muretow
    DOI:——
    日期:——
  • US9950077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950077B2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 US9943610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943610B2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