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 | 96103-6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
英文别名
6-benzyl-1,4-dimethylpiperazine-2,3,5-trione
1,4-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化学式
CAS
96103-66-1
化学式
C13H14N2O3
mdl
——
分子量
246.266
InChiKey
CMFOEVIFFKZPB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6-167 °C
  • 沸点:
    360.0±25.0 °C(Predicted)
  • 密度:
    1.25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5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4-methoxyphenyl)ethyl)thio)pyrrolidine-2,5-dione 、 1,4-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 在 C13H12N2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64%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三酮哌嗪的不对称氧化磺酰化实现 (-)-Glionitrin A 和 B 的全合成
    摘要:
    在其他非手性支架上不对称构建二硫代二酮哌嗪仍然是许多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天然产物中遇到的关键合成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 (-)-glionitrin A/B 的首次全合成并修改了绝对构型。该研究产生了一种新的三酮哌嗪氧化亚磺酰化,可以在敏感底物上不对称地形成二硫代二酮哌嗪。简洁的路线为进一步研究 glionitrin A 的强效抗菌和抗肿瘤活性以及 glionitrin B 抑制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有趣能力铺平了道路。
    DOI:
    10.1021/jacs.1c10364
  • 作为产物:
    描述:
    3,6-dibenzyl-1,4-dimethyl-piperazine-2,5-dione三氯化铁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30%的产率得到1,4-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N,N'取代基对FeCl 3催化的2,5-二苄基哌嗪-3,6-二价离子的光氧化作用
    摘要:
    对L-苯丙氨酸-环酐1的苯甲酰基(2)和羟基苄基(10)衍生物进行的反应得出的结论是,先前建议用于picroroccellin(地衣Roccella fuciformis的代谢物)的结构3应该修改为6,当FeCl 3催化的1的光氧化反应得到2时,N,N'-二甲基衍生物7生成N,N'-二甲基-2-苄基哌嗪-3,5,6-三酮(9)。ñ,ñ'-二乙酰基-L-苯丙氨酸-环酐11保持不变。已经确定,在所报道的条件下,2,5-二苄基哌嗪-3,6-二酮的N,N′-取代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光氧化。
    DOI:
    10.1002/hlca.1986069011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rcuccio, Sebastian M.; Elix, John A.,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1985, vol. 38, # 2, p. 343 - 346
    作者:Marcuccio, Sebastian M.、Elix, John A.
    DOI:——
    日期:——
  • BARBIER, M., HELV. CHIM. ACTA, 1986, 69, N 1, 152-155
    作者:BARBIER, M.
    DOI:——
    日期:——
  • MARCUCCIO, S. M.;ELIX, J. A., AUSTRAL. J. CHEM., 1985, 38, N 2, 343-346
    作者:MARCUCCIO, S. M.、ELIX, J. A.
    DOI:——
    日期:——
  • Total Synthesis of (−)-Glionitrin A and B Enabled by an Asymmetric Oxidative Sulfenylation of Triketopiperazines
    作者:Nicolas R. Koning、Anders P. Sundin、Daniel Strand
    DOI:10.1021/jacs.1c10364
    日期:2021.12.22
    natural products. Herein, we report the first total syntheses of (−)-glionitrin A/B and revise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Emerging from the study is a novel oxidative sulfenylation of triketopiperazines that enables asymmetric formation of dithiodiketopiperazines on sensitive substrates. The concise route paves the way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potent antimicrobial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glionitrin
    在其他非手性支架上不对称构建二硫代二酮哌嗪仍然是许多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天然产物中遇到的关键合成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 (-)-glionitrin A/B 的首次全合成并修改了绝对构型。该研究产生了一种新的三酮哌嗪氧化亚磺酰化,可以在敏感底物上不对称地形成二硫代二酮哌嗪。简洁的路线为进一步研究 glionitrin A 的强效抗菌和抗肿瘤活性以及 glionitrin B 抑制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有趣能力铺平了道路。
  • Influence of N,N?-Substituents on the FeCl3-Catalyzed Photo-oxidation of 2,5-Dibenzylpiperazine-3,6-Diones
    作者:Michel Barbier
    DOI:10.1002/hlca.19860690118
    日期:1986.2.5
    Reactions carried out on benzoyl (2) and hydroxybenzyl (10) derivatives of L-phenylalanine-cycloanhydride 1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tructure 3, previously proposed for picroroccellin (a metabolite from the lichen Roccella fuciformis), should be revised to 6, While the FeCl3-catalyzed photo-oxidation of 1 gives 2, the N,N′-dimethyl derivative 7 leads to N,N′-dimethyl-2-benzylpiperazine-3,5,6-trione
    对L-苯丙氨酸-环酐1的苯甲酰基(2)和羟基苄基(10)衍生物进行的反应得出的结论是,先前建议用于picroroccellin(地衣Roccella fuciformis的代谢物)的结构3应该修改为6,当FeCl 3催化的1的光氧化反应得到2时,N,N'-二甲基衍生物7生成N,N'-二甲基-2-苄基哌嗪-3,5,6-三酮(9)。ñ,ñ'-二乙酰基-L-苯丙氨酸-环酐11保持不变。已经确定,在所报道的条件下,2,5-二苄基哌嗪-3,6-二酮的N,N′-取代极大地影响了它们的光氧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