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4-Butylphenyl)-2-[4-(4-butylphenyl)-5-form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2-yl]-3-(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4-carbaldehyde | 591751-02-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4-Butylphenyl)-2-[4-(4-butylphenyl)-5-form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2-yl]-3-(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4-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5-(4-Butylphenyl)-2-[4-(4-butylphenyl)-5-form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2-yl]-3-(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4-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591751-02-9
化学式
C40H58N4O4Si2
mdl
——
分子量
715.096
InChiKey
GAYJZPGLSBODS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02
  • 重原子数:
    50
  • 可旋转键数:
    2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88.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4-Butylphenyl)-2-[4-(4-butylphenyl)-5-formyl-1-(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2-yl]-3-(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imidazole-4-carbaldehyd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6%的产率得到4,4'-bis(p-butylphenyl)-2,2'-biimidazole-5,5'-di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2,7,12,17-四(对丁基苯基)-3,6,13,16-四氮杂卟啉:新型光敏大环化合物的直接合成方法的第一个例子
    摘要:
    根据计算研究和合成可行性选择,标题化合物 9c 已通过 4,4'-双(对丁基苯基)-2,2'-联咪唑-5,5'-二甲醛 (28c ) 然后进行氧化芳构化。Suzuki 偶联方案的引入为 2,7,12,17-四芳基取代的 3,6,13,16-四氮杂卟啉开辟了道路,避免了在需要新的外围取代基时进行从头合成。正如计算研究预测的那样,氧化非芳香族前体 33c 以产生氮杂卟啉大环 9c 比在卟啉本身的情况下更有利。9c 的吸收光谱显示出相对于卟啉 1a 的显着红移,揭示了大环中的氮杂取代与其外围的苯基取代之间的协同作用。
    DOI:
    10.1002/ejoc.20020068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7,12,17-四(对丁基苯基)-3,6,13,16-四氮杂卟啉:新型光敏大环化合物的直接合成方法的第一个例子
    摘要:
    根据计算研究和合成可行性选择,标题化合物 9c 已通过 4,4'-双(对丁基苯基)-2,2'-联咪唑-5,5'-二甲醛 (28c ) 然后进行氧化芳构化。Suzuki 偶联方案的引入为 2,7,12,17-四芳基取代的 3,6,13,16-四氮杂卟啉开辟了道路,避免了在需要新的外围取代基时进行从头合成。正如计算研究预测的那样,氧化非芳香族前体 33c 以产生氮杂卟啉大环 9c 比在卟啉本身的情况下更有利。9c 的吸收光谱显示出相对于卟啉 1a 的显着红移,揭示了大环中的氮杂取代与其外围的苯基取代之间的协同作用。
    DOI:
    10.1002/ejoc.2002006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