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乙基亚磺酰)-L-丙氨酸 | 17795-08-3

中文名称
3-(乙基亚磺酰)-L-丙氨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ethyl-L-cysteine sulfoxide
英文别名
3-(Ethylsulfinyl)-L-alanine;(2R)-2-azaniumyl-3-ethylsulfinylpropanoate
3-(乙基亚磺酰)-L-丙氨酸化学式
CAS
17795-08-3
化学式
C5H11NO3S
mdl
——
分子量
165.213
InChiKey
CSZTZFUEOCFFJH-YGVKFDH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99.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SDS

SDS:64dea2109ee977a9399221a315243b4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乙基亚磺酰)-L-丙氨酸 在 Petiveria alliacea L. alliinase 、 Petiveria alliacea lachrymatory factor synthase 、 磷酸吡哆醛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作用下, 反应 0.33h, 生成 1-乙基亚磺酰硫基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首次深入了解“催泪因子合酶”的作用模式——对大蒜、洋葱和 Nectaroscordum 物种催泪因子形成机制的影响
    摘要:
    一项酶与 Petiveria alliacea L.(Phytolaccaceae)中的蒜氨酸酶产生的次磺酸反应以产生 P. alliacea lachrymator(苯甲硫基 S-氧化物)的研究表明该蛋白质是一种脱氢酶。它的作用是从适当结构的次磺酸中提取氢化物以形成相应的亚磺酸。成功的氢化物提取取决于硫上苄基的存在,以稳定提取氢化物时形成的中间体。这种脱氢酶活性与在洋葱中发现的催泪因子合酶 (LFS) 的活性形成对比,后者催化 1-丙烯亚磺酸重排为 (Z)-丙硫醇 S-氧化物,即洋葱催泪剂。根据其催化的反应类型,洋葱 LFS 应归类为异构酶,并称为“
    DOI:
    10.1016/j.phytochem.2011.07.013
  • 作为产物:
    描述:
    S-乙基-L-半胱氨酸双氧水 作用下, 反应 24.0h, 生成 3-(乙基亚磺酰)-L-丙氨酸
    参考文献:
    名称:
    纯硫代亚磺酸盐和丙烷-S-氧化物的体外生物生成。
    摘要:
    开发了一个模型反应系统,使用分离的蒜氨酸酶(EC 4.4.1.4)和分离的或合成的烷基(烯)基-L-半胱氨酸亚砜(ACSO)生成纯硫代亚磺酸盐和丙烷硫氧化物(PTSO)。在21-23摄氏度下3小时后,反应收率范围为30%至60%,并将有机硫反应产物萃取到CHCl3中,以制得具有受控组成的产物制剂。纯的硫代亚磺酸盐或PTSO来源于单一的ACSO,而含有四种硫代亚磺酸盐物质的混合物的制备则来自采用二元ACSO底物系统的反应混合物。同源硫代亚磺酸盐和PTSO的身份通过1 H NMR确认。
    DOI:
    10.1021/jf000711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 Vitro Biogeneration of Pure Thiosulfinates and Propanethial-<i>S</i>-oxide
    作者:Cunxi Shen、Kirk L. Parkin
    DOI:10.1021/jf000711g
    日期:2000.12.1
    derived from a single ACSO, and a preparation containing a mixture of four thiosulfinate species was derived from reaction mixtures employing binary ACSO substrate systems. Identities of homologous thiosulfinates and PTSO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This approa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preparative tool for yielding pure thiosulfinates and PTSO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开发了一个模型反应系统,使用分离的蒜氨酸酶(EC 4.4.1.4)和分离的或合成的烷基(烯)基-L-半胱氨酸亚砜(ACSO)生成纯硫代亚磺酸盐和丙烷硫氧化物(PTSO)。在21-23摄氏度下3小时后,反应收率范围为30%至60%,并将有机硫反应产物萃取到CHCl3中,以制得具有受控组成的产物制剂。纯的硫代亚磺酸盐或PTSO来源于单一的ACSO,而含有四种硫代亚磺酸盐物质的混合物的制备则来自采用二元ACSO底物系统的反应混合物。同源硫代亚磺酸盐和PTSO的身份通过1 H NMR确认。
  • 一种分步结晶制备硫代烷基/链烯基半胱氨酸亚 砜的方法
    申请人:江南大学
    公开号:CN104140384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一种分步结晶制备硫代烷基/链烯基半胱氨酸亚砜的方法,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半胱氨酸或其盐类、氢氧化钠溶液、R基团(烷基、链烯基)来源物顺序加入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粗ACSs,对ACSs重结晶提纯,然后氧化为ACSOs,经分步结晶得到天然状态的右旋ACSOs;通过更换R基团来源物以合成葱属植物含有的不同种类的ACSO;用分步结晶法分离了外消旋体中的对映异构体,得到天然ACSOs右旋物,具有旋光性。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本法产量高,纯度高,避免传统提取的复杂过程,且产物具有光学活性,物理性质接近天然提取物。产物用于保健品,医药品等领域,发挥ACSOs的抗菌、抗癌、降血脂等功效,或作中间体如合成葱属植物的活性成分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
  • Gmelin et al.,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1957, vol. 12b, p. 687,695
    作者:Gmelin et al.
    DOI:——
    日期:——
  • Hoerhammer; Wagner; Seitz, Pharmazie, 1968, vol. 23, # 8, p. 462 - 467
    作者:Hoerhammer、Wagner、Seitz、Vejdelek
    DOI:——
    日期:——
  • Selective oxidation of sulfur-containing amino acids by diethyl azodicarboxylate
    作者:Rolf Axen、Michael Chaykovsky、Bernhard Witkop
    DOI:10.1021/jo01287a107
    日期:1967.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