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chlor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 | 228107-2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chlor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
英文别名
Ethyl 2-(2-chloro-4-phenylquinolin-3-yl)acetate
ethyl 2-chlor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化学式
CAS
228107-22-0
化学式
C19H16ClNO2
mdl
——
分子量
325.795
InChiKey
RWKLODBWRDPNH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chlor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2-[2-(4-Methyl-piperazin-1-yl)-4-phenyl-quinolin-3-yl]-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有效和选择性的中心5-HT3受体配体具有不同的内在功效。2.在中心5-HT 3受体上芳基哌嗪衍生物的内在功效的分子基础。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5-HT3受体配体,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芳基哌嗪与中枢5-HT3受体相互作用的内在功效的分子基础。测试了新合成的化合物和属于同一类杂芳基哌嗪的某些先前发表的化合物的潜在取代大鼠皮膜的[3H]格拉司琼的能力。这些5-HT3受体结合研究显示了几种被研究化合物的亚纳摩尔亲和力。活性最高的配体是喹啉衍生物,其在喹啉核的4-位带有苯基,在3-位带有各种含氧烷基侧链。进行了定性和理论上的定量结构亲和关系研究,并更新了本工作第1部分中提出的与喹嗪及其受体有关的5-HT3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型,以纳入最新数据。体外评估了在NG 108-15细胞中依赖5-HT3受体的[14C]胍鎓吸收情况,对12种选定化合物的潜在5-HT3激动剂/拮抗剂活性进行了评估。它们的固有功效范围从化合物7a和8h的5-HT3完全激动剂性能到部分激动剂10a,d和拮抗剂8b,d,e和9c,d,h,i的性能。这些功能数据与相对
    DOI:
    10.1021/jm981112s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1,2-dihydro-2-ox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 在 三氯氧磷 作用下, 反应 1.0h, 生成 ethyl 2-chloro-4-phenyl-3-quinoline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有效和选择性的中心5-HT3受体配体具有不同的内在功效。2.在中心5-HT 3受体上芳基哌嗪衍生物的内在功效的分子基础。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5-HT3受体配体,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芳基哌嗪与中枢5-HT3受体相互作用的内在功效的分子基础。测试了新合成的化合物和属于同一类杂芳基哌嗪的某些先前发表的化合物的潜在取代大鼠皮膜的[3H]格拉司琼的能力。这些5-HT3受体结合研究显示了几种被研究化合物的亚纳摩尔亲和力。活性最高的配体是喹啉衍生物,其在喹啉核的4-位带有苯基,在3-位带有各种含氧烷基侧链。进行了定性和理论上的定量结构亲和关系研究,并更新了本工作第1部分中提出的与喹嗪及其受体有关的5-HT3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型,以纳入最新数据。体外评估了在NG 108-15细胞中依赖5-HT3受体的[14C]胍鎓吸收情况,对12种选定化合物的潜在5-HT3激动剂/拮抗剂活性进行了评估。它们的固有功效范围从化合物7a和8h的5-HT3完全激动剂性能到部分激动剂10a,d和拮抗剂8b,d,e和9c,d,h,i的性能。这些功能数据与相对
    DOI:
    10.1021/jm981112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Imidazo[1,5-<i>a</i>]quinoline as Highly Potent Ligands of Central Benzodiazepine Receptors
    作者:Andrea Cappelli、Maurizio Anzini、Federica Castriconi、Giorgio Grisci、Marco Paolino、Carlo Braile、Salvatore Valenti、Germano Giuliani、Salvatore Vomero、Angela Di Capua、Laura Betti、Gino Giannaccini、Antonio Lucacchini、Carla Ghelardini、Lorenzo Di Cesare Mannelli、Maria Frosini、Lorenzo Ricci、Gianluca Giorgi、Maria Paola Mascia、Giovanni Biggio
    DOI:10.1021/acs.jmedchem.6b00034
    日期:2016.4.14
    nucleus. The in vivo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at compounds 7a,c,d,l,m,q,r,w show anxiolytic and antiamnestic activities without the unpleasant myorelaxant side effects of the classical 1,4-BDZ.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7l,q,r, and 8i in lowering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lease induced by ischemia-like conditions in rat brain slices suggested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for these imidazo[1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咪唑并[1,5- a ]喹啉衍生物作为中心苯并二氮杂pine受体(CBR)配体。大多数化合物在亚微摩尔和亚纳摩尔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CBR亲和力和K i值,并在其结构亲和力关系中进行了有趣的调节。特别是,氟衍生物7w(K i = 0.44 nM)导致了迄今为止所述的咪唑并[1,5- a ]喹啉衍生物中最有效的配体。总体而言,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以下假设:在与咪唑[1,5-]的位置4和5相互作用的CBR结合位点区域中存在一个明显饱和的亲脂性大袋。一个]喹啉核。体内生物学特性表明,化合物7a,c,d,l,m,q,r,w显示出抗焦虑和抗记忆删除活性,而没有经典的1,4-BDZ的令人讨厌的肌松反应副作用。此外,7l,q,r和8i降低大鼠脑切片中缺血样条件引起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作用表明这些咪唑并[1,5- a ]喹啉衍生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Novel Potent and Selective Central 5-HT<sub>3</sub> Receptor Ligands Provided with Different Intrinsic Efficacy. 2. Molecular Basis of the Intrinsic Efficacy of Arylpiperazine Derivatives at the Central 5-HT<sub>3</sub> Receptors
    作者:Andrea Cappelli、Maurizio Anzini、Salvatore Vomero、Laura Canullo、Laura Mennuni、Francesco Makovec、Edith Doucet、Michel Hamon、M. Cristina Menziani、Pier G. De Benedetti、Giancarlo Bruni、Maria R. Romeo、Gianluca Giorgi、Alessandro Donati
    DOI:10.1021/jm981112s
    日期:1999.5.1
    [14C]guanidinium uptake in NG 108-15 cells. Their intrinsic efficacy ranged from the 5-HT3 full agonist properties of compounds 7a and 8h, i to those of partial agonists 10a,d and antagonists 8b,d,e, and 9c, d,h,i.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e functional data and those relative to the previously described compounds suggested that in this class of 5-HT3 ligands the intrinsic efficacy is modulated in a rather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5-HT3受体配体,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芳基哌嗪与中枢5-HT3受体相互作用的内在功效的分子基础。测试了新合成的化合物和属于同一类杂芳基哌嗪的某些先前发表的化合物的潜在取代大鼠皮膜的[3H]格拉司琼的能力。这些5-HT3受体结合研究显示了几种被研究化合物的亚纳摩尔亲和力。活性最高的配体是喹啉衍生物,其在喹啉核的4-位带有苯基,在3-位带有各种含氧烷基侧链。进行了定性和理论上的定量结构亲和关系研究,并更新了本工作第1部分中提出的与喹嗪及其受体有关的5-HT3配体的相互作用模型,以纳入最新数据。体外评估了在NG 108-15细胞中依赖5-HT3受体的[14C]胍鎓吸收情况,对12种选定化合物的潜在5-HT3激动剂/拮抗剂活性进行了评估。它们的固有功效范围从化合物7a和8h的5-HT3完全激动剂性能到部分激动剂10a,d和拮抗剂8b,d,e和9c,d,h,i的性能。这些功能数据与相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