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Chloro-ethyl)-1-furan-2-ylmethyl-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urea | 74015-38-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Chloro-ethyl)-1-furan-2-ylmethyl-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urea
英文别名
3-(2-chloroethyl)-1-(furan-2-ylmethyl)-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urea
3-(2-Chloro-ethyl)-1-furan-2-ylmethyl-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urea化学式
CAS
74015-38-6
化学式
C14H21ClN2O7
mdl
——
分子量
364.783
InChiKey
VTOXHSCNCPJKSA-KSSYEND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36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Chloro-ethyl)-1-furan-2-ylmethyl-1-((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pyran-2-yl)-ureasodium acetate 、 dinitrogen tetraoxide 作用下, 反应 0.17h, 以70%的产率得到1-(2-chloroethyl)-3-(furan-2-ylmethyl)-1-nitroso-3-[(2R,3R,4S,5R,6R)-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新的亚硝基脲。二。具有葡萄糖-吡喃糖基,甘露吡喃糖基或吡喃半乳糖基部分的1-(2-氯乙基)-3,3-二取代-1-亚硝基脲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摘要:
    多种1-(2-氯乙基)-3-取代-3-β-D-吡喃糖基-1-亚硝基脲(V)被合成并测试了对白血病L121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抗肿瘤活性。醛己糖如D-葡萄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与一级胺反应,然后用2-氯乙基异氰酸酯处理,通常得到糖基脲(III')的结构异构体混合物。当异构体混合物溶于甲酸时,观察到完全异构化为热力学稳定的β-D-吡喃糖基脲(III)。糖基脲(III)用5当量的四氧化二氮亚硝化,然后用甲醇处理,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亚硝基脲(V)。许多亚硝基脲(V)对白血病L121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具有显著活性,其治疗比率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如1-(2-氯乙基)-3-环己基-1-亚硝基脲、3-[(4-氨基-2-甲基-5-嘧啶基)甲基]-1-(2-氯乙基)-1-亚硝基脲和1-(2-氯乙基)-3-(β-D-吡喃葡萄糖基)-1-亚硝基脲。特别是一些吡喃半乳糖基亚硝基脲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在化合物剂量为25、50和100 mg/kg时,观察到对白血病L1210的六十天生存者。这些亚硝基脲(V)似乎是非酶促活化的,通过糖部分的羟基对羰基的攻击生成环状氨基甲酸酯(VI),而不生成异氰酸酯(XI)。
    DOI:
    10.1248/cpb.29.326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类新的亚硝基脲。二。具有葡萄糖-吡喃糖基,甘露吡喃糖基或吡喃半乳糖基部分的1-(2-氯乙基)-3,3-二取代-1-亚硝基脲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摘要:
    多种1-(2-氯乙基)-3-取代-3-β-D-吡喃糖基-1-亚硝基脲(V)被合成并测试了对白血病L121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抗肿瘤活性。醛己糖如D-葡萄糖、D-甘露糖和D-半乳糖与一级胺反应,然后用2-氯乙基异氰酸酯处理,通常得到糖基脲(III')的结构异构体混合物。当异构体混合物溶于甲酸时,观察到完全异构化为热力学稳定的β-D-吡喃糖基脲(III)。糖基脲(III)用5当量的四氧化二氮亚硝化,然后用甲醇处理,以良好收率得到相应的亚硝基脲(V)。许多亚硝基脲(V)对白血病L1210和小鼠艾氏腹水癌具有显著活性,其治疗比率高于阳性对照药物,如1-(2-氯乙基)-3-环己基-1-亚硝基脲、3-[(4-氨基-2-甲基-5-嘧啶基)甲基]-1-(2-氯乙基)-1-亚硝基脲和1-(2-氯乙基)-3-(β-D-吡喃葡萄糖基)-1-亚硝基脲。特别是一些吡喃半乳糖基亚硝基脲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在化合物剂量为25、50和100 mg/kg时,观察到对白血病L1210的六十天生存者。这些亚硝基脲(V)似乎是非酶促活化的,通过糖部分的羟基对羰基的攻击生成环状氨基甲酸酯(VI),而不生成异氰酸酯(XI)。
    DOI:
    10.1248/cpb.29.32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4241052A
    申请人:——
    公开号:US4241052A
    公开(公告)日:1980-12-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