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tetrachloroethylnitrobenzene
3-tetrachloroethylnitrobenzene | 1185314-44-6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苯和取代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tetrachloroethylnitrobenzene
英文别名
1-Nitro-3-(1,2,2,2-tetrachloroethyl)benzene
CAS
1185314-44-6
化学式
C
8
H
5
Cl
4
NO
2
mdl
——
分子量
288.945
InChiKey
RRWIRFGNNURXD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重原子数:
15
可旋转键数:
1
环数:
1.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拓扑面积:
45.8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α-(trichloromethyl)-3-nitrobenzyl alcohol
54619-63-5
C
8
H
6
Cl
3
NO
3
270.5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tetrachloroethylnitrobenzene
在
氯磺酸
、 iron(III) chloride 、
氨
、
甲烷
作用下, 以
乙醇
、
水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克洛索隆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间硝基苯甲醛低温下与氯仿缩合,然后氯化,再经消去,水合肼还原,氯磺酸磺化,氨化得氯舒隆。本发明避开了毒性较大的苯的使用,也避免了危险性较大的氯气的使用,还原反应采用比较环保的水合肼,水合肼还原较铁粉还原固废少,选择了优良的催化剂三氯化铁和活性炭载体,副产物氮气对产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产品质量高,收率与文献报道相当,工艺简化,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公开号:
CN104230767B
作为产物:
描述:
α-(trichloromethyl)-3-nitrobenzyl alcohol
在
五氯化磷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2%的产率得到3-tetrachloroethylnitro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间硝基苯甲醛低温下与氯仿缩合,然后氯化,再经消去,水合肼还原,氯磺酸磺化,氨化得氯舒隆。本发明避开了毒性较大的苯的使用,也避免了危险性较大的氯气的使用,还原反应采用比较环保的水合肼,水合肼还原较铁粉还原固废少,选择了优良的催化剂三氯化铁和活性炭载体,副产物氮气对产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产品质量高,收率与文献报道相当,工艺简化,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公开号:
CN10423076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
连云港市亚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号:
CN104230767B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舒隆的制备方法,间硝基苯甲醛低温下与氯仿缩合,然后氯化,再经消去,水合肼还原,氯磺酸磺化,氨化得氯舒隆。本发明避开了毒性较大的苯的使用,也避免了危险性较大的氯气的使用,还原反应采用比较环保的水合肼,水合肼还原较铁粉还原固废少,选择了优良的催化剂三氯化铁和活性炭载体,副产物氮气对产物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产品质量高,收率与文献报道相当,工艺简化,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US4500736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4500736A
公开(公告)日:
1985-02-19
一种氯舒隆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号:
CN113773235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7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舒隆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以间硝基苯甲醛和三氯甲烷为初始原料,依次经缩合反应、氯代反应、消去反应、还原反应、氯磺化反应、胺化反应制得氯舒隆;其中,所述还原反应在含有盐酸、铁粉和硅藻土的体系中进行。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收率高,并且工艺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安全系数高,具备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6,9-Diphenylnon-5-enoic acid
下一个:2-Hydroxy-1.3-dimethallyl-benz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