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1,1'-(acridine-3,6-diyl)bis(1H-1,2,3-triazole-4,1-diyl))bis(3,1-phenylene))bis(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amide) | 1243258-4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1,1'-(acridine-3,6-diyl)bis(1H-1,2,3-triazole-4,1-diyl))bis(3,1-phenylene))bis(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amide)
英文别名
4-(4-methylpiperidin-1-yl)-N-[3-[1-[6-[4-[3-[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oylamino]phenyl]triazol-1-yl]acridin-3-yl]triazol-4-yl]phenyl]butanamide
N,N'-((1,1'-(acridine-3,6-diyl)bis(1H-1,2,3-triazole-4,1-diyl))bis(3,1-phenylene))bis(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amide)化学式
CAS
1243258-40-3
化学式
C49H55N11O2
mdl
——
分子量
830.048
InChiKey
YWOQCXULBAGRM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3
  • 重原子数:
    62
  • 可旋转键数:
    14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7
  • 拓扑面积:
    13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9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3-ethynylphenyl)-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amide 、 3,6-diazidoacridinecopper(ll) sulfate pentahydratesodium ascorbate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以59%的产率得到N,N'-((1,1'-(acridine-3,6-diyl)bis(1H-1,2,3-triazole-4,1-diyl))bis(3,1-phenylene))bis(4-(4-methylpiperidin-1-yl)but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人端粒四链体具有选择性的吖啶基配体的合理设计
    摘要:
    基于结构的建模方法已被用于设计一系列对人端粒四链体 DNA 具有选择性的双取代三唑连接的吖啶化合物。使用点击化学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重点文库,并针对来自具有已知分子结构的 c-kit 基因的两个启动子四链体以及使用基于 FRET 的熔解方法的双链体 DNA 验证了选择性概念。发现先导化合物对 c-kit 四链体和双链体 DNA 结构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降低。通过一系列竞争实验进一步探索了这些影响,这些实验证实,即使在高双链体:端粒四链体比率下,与双链体 DNA 的结合也非常低。c-kit 四链体的选择性更复杂,有一些证据表明它们在超过人类端粒四链体 DNA 的情况下稳定。选择性取决于三唑-吖啶化合物的尺寸,特别是两个烷基-氨基端基的分离。与正常细胞系相比,这两种先导化合物还对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且一种已被证明可以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保持端粒完整性和细胞永生化。
    DOI:
    10.1021/ja100394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tional Design of Acridine-Based Ligands with Selectivity for Human Telomeric Quadruplexes
    作者:Silvia Sparapani、Shozeb M. Haider、Filippo Doria、Mekala Gunaratnam、Stephen Neidle
    DOI:10.1021/ja1003944
    日期:2010.9.8
    of the c-kit quadruplexes and duplex DNA structures. These effects were further explored with a series of competition experiments, which confirmed that binding to duplex DNA is very low even at high duplex:telomeric quadruplex ratios. Selectivity to the c-kit quadruplexes is more complex, with some evidence of their stabilization at increasing excess over human telomeric quadruplex DNA. Selectivity
    基于结构的建模方法已被用于设计一系列对人端粒四链体 DNA 具有选择性的双取代三唑连接的吖啶化合物。使用点击化学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重点文库,并针对来自具有已知分子结构的 c-kit 基因的两个启动子四链体以及使用基于 FRET 的熔解方法的双链体 DNA 验证了选择性概念。发现先导化合物对 c-kit 四链体和双链体 DNA 结构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降低。通过一系列竞争实验进一步探索了这些影响,这些实验证实,即使在高双链体:端粒四链体比率下,与双链体 DNA 的结合也非常低。c-kit 四链体的选择性更复杂,有一些证据表明它们在超过人类端粒四链体 DNA 的情况下稳定。选择性取决于三唑-吖啶化合物的尺寸,特别是两个烷基-氨基端基的分离。与正常细胞系相比,这两种先导化合物还对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并且一种已被证明可以抑制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保持端粒完整性和细胞永生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