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Methylphenyl)prop-2-enal | 1420479-9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Methylphenyl)prop-2-enal
英文别名
2-(2-methylphenyl)prop-2-enal
2-(2-Methylphenyl)prop-2-enal化学式
CAS
1420479-90-8
化学式
C10H10O
mdl
——
分子量
146.189
InChiKey
ZMHYNTMDIRMAO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2-对称环状硒催化的对映选择性溴氨基环化
    摘要:
    报道了使用 C(2)-对称甘露醇衍生的环状硒催化剂和化学计量的 N-溴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三取代烯酰胺的催化不对称溴环化。得到的富含对映体的吡咯烷产物含有两个立体中心,可以进行重排以产生具有优异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体特异性的 2,3-二取代哌啶。
    DOI:
    10.1021/ja311202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h 催化的环丙基封端二烯(但非普通二烯)与一氧化碳的 [4 + 1] 反应:反应进展和机理研究
    摘要:
    过渡金属催化的二烯和一氧化碳 (CO) 的 [4 + 1] 反应是合成五元碳环最直接、最容易设想的环化反应,五元碳环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功能分子中。不幸的是,没有报道这种反应的测试,因此化学家不知道这种反应是否有效。在此,我们报道了普通二烯和CO的[4+1]反应不能进行,至少在[Rh(cod)Cl] 2的催化下是这样。然而,使用环丙基封端的二烯(也称为烯丙基环丙烷)作为底物,相应的与CO的[4+1]反应在[Rh(cod)Cl] 2存在下顺利进行。这种[4 + 1]反应具有广泛的范围,可以有效地获得螺[2.4]hept-6-en-4-ones的五元碳环化合物。通过使用这些分子中存在的环丙基的独特化学性质,[4 + 1]环加合物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分子。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这种[4 + 1]反应的机理,发现环丙基封端的二烯是应变二烯,并且[4 + 1]催化循环中的氧化环化步骤可以在动力学上释
    DOI:
    10.1021/jacs.3c03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催化端炔或端位共轭烯炔制备烯醛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双膦配体
    申请人:成都欣华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号:CN112851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端炔或端位共轭烯炔制备烯醛的方法及其使用的双膦配体,本发明利用连续一锅法合成了在空气中稳定、对光不敏感的以吲哚取代的亚膦酰胺双膦配体,将其与铑催化剂共同催化,首次成功实现了芳香族端炔和端位共轭烯炔在合成气条件下的氢甲酰化反应,可快速大量制备烯醛结构化合物,尤其是可轻松制备合成现有技术合成难度更大的多烯醛结构化合物,为药物分子、中间体、化工产品的合成、修饰提供了新的方法。
  • Selective Rhodium-Catalyzed Hydroformylation of Terminal Arylalkynes and Conjugated Enynes to (Poly)enals Enabled by a π-Acceptor Biphosphoramidite Ligand
    作者:Jiangui Zhao、Xueli Zheng、Shaokun Tao、Yuxin Zhu、Jiwei Yi、Songbai Tang、Ruixiang Li、Hua Chen、Haiyan Fu、Maolin Yuan
    DOI:10.1021/acs.orglett.1c02140
    日期:2021.8.6
  • <i>C</i><sub>2</sub>-Symmetric Cyclic Selen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Bromoaminocyclization
    作者:Feng Chen、Chong Kiat Tan、Ying-Yeung Yeung
    DOI:10.1021/ja311202e
    日期:2013.1.30
    A catalytic asymmetric bromocyclization of trisubstituted olefinic amides that uses a C(2)-symmetric mannitol-derived cyclic selenium catalyst and a stoichiometric amount of N-bromophthalimide is reported. The resulting enantioenriched pyrrolidine products, which contain two stereogenic centers, can undergo rearrangement to yield 2,3-disubstituted piperidines with excellent diastereoselectivity and
    报道了使用 C(2)-对称甘露醇衍生的环状硒催化剂和化学计量的 N-溴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三取代烯酰胺的催化不对称溴环化。得到的富含对映体的吡咯烷产物含有两个立体中心,可以进行重排以产生具有优异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体特异性的 2,3-二取代哌啶。
  • Rh-Catalyzed [4 + 1] Reaction of Cyclopropyl-Capped Dienes (but not Common Dienes) and Carbon Monoxide: Reaction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tic Study
    作者:Yusheng Yang、Han-Xiao Li、Tian-Yu Zhu、Zi-You Zhang、Zhi-Xiang Yu
    DOI:10.1021/jacs.3c03047
    日期:2023.8.9
    we report that the [4 + 1] reaction of common dienes and CO cannot work, at least under the catalysis of [Rh(cod)Cl]2. However, using cyclopropyl-capped dienes (also named allylidenecyclopropanes) as substrates, the corresponding [4 + 1] reaction with CO proceeds smoothly in the presence of [Rh(cod)Cl]2. This [4 + 1] reaction, with a broad scope, provides efficient access to five-membered carbocyclic
    过渡金属催化的二烯和一氧化碳 (CO) 的 [4 + 1] 反应是合成五元碳环最直接、最容易设想的环化反应,五元碳环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功能分子中。不幸的是,没有报道这种反应的测试,因此化学家不知道这种反应是否有效。在此,我们报道了普通二烯和CO的[4+1]反应不能进行,至少在[Rh(cod)Cl] 2的催化下是这样。然而,使用环丙基封端的二烯(也称为烯丙基环丙烷)作为底物,相应的与CO的[4+1]反应在[Rh(cod)Cl] 2存在下顺利进行。这种[4 + 1]反应具有广泛的范围,可以有效地获得螺[2.4]hept-6-en-4-ones的五元碳环化合物。通过使用这些分子中存在的环丙基的独特化学性质,[4 + 1]环加合物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分子。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这种[4 + 1]反应的机理,发现环丙基封端的二烯是应变二烯,并且[4 + 1]催化循环中的氧化环化步骤可以在动力学上释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