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valeric acid benzyl ester | 137452-3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valeric acid benzyl ester
英文别名
(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pentanoic acid benzyl ester;benzyl (2S)-5-iodo-2-(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pentanoate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valeric acid benzyl ester化学式
CAS
137452-36-9
化学式
C20H22INO4
mdl
——
分子量
467.303
InChiKey
DFDLWUYQLXQGJQ-SFHVURJ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3.6±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74±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1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4.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valeric acid benzyl ester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氢气sod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完全保护的l-γ-羧基谷氨酸类似物的设计和简便合成
    摘要:
    的设计与四个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类似物合成升- γ羧基谷氨酸(GLA),适当保护的用于基于Fmoc的固相肽合成(SPPS),进行说明。这些氨基酸是Bu-Mal 2,BCAH 3,Pen-Mal 4和Cm-Gla 5。这些Gla类似物已被设计成取代环状十肽G1TE中位置1的谷氨酸,环状十肽G1TE是酪氨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以进一步增强与信号转导受体的Grb2-SH2结构域的结合。在新的氨基酸中,Glu的丙酸侧链已被丙二酰基或羧甲基丙二酰基部分所取代,该部分位于距α-碳不同距离处,以优化Grb2-SH2结构域的磷酸酪氨酸结合腔中的相互作用。另外,已经开发了适于大规模生产的制备Fmoc保护的1 -γ-羧基谷氨酸的直接有效的合成路线,以55%的总产率提供了这种重要且独特的氨基酸1。
    DOI:
    10.1021/jo061037q
  • 作为产物:
    描述:
    benzyl L-<(2-benzyloxycarbonyl)amino>-5-hydroxypentanoate咪唑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0%的产率得到2(S)-2-(benzyloxycarbonylamino)-5-iodovaleric acid benz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完全保护的l-γ-羧基谷氨酸类似物的设计和简便合成
    摘要:
    的设计与四个非天然存在的氨基酸类似物合成升- γ羧基谷氨酸(GLA),适当保护的用于基于Fmoc的固相肽合成(SPPS),进行说明。这些氨基酸是Bu-Mal 2,BCAH 3,Pen-Mal 4和Cm-Gla 5。这些Gla类似物已被设计成取代环状十肽G1TE中位置1的谷氨酸,环状十肽G1TE是酪氨酸激酶的有效抑制剂,以进一步增强与信号转导受体的Grb2-SH2结构域的结合。在新的氨基酸中,Glu的丙酸侧链已被丙二酰基或羧甲基丙二酰基部分所取代,该部分位于距α-碳不同距离处,以优化Grb2-SH2结构域的磷酸酪氨酸结合腔中的相互作用。另外,已经开发了适于大规模生产的制备Fmoc保护的1 -γ-羧基谷氨酸的直接有效的合成路线,以55%的总产率提供了这种重要且独特的氨基酸1。
    DOI:
    10.1021/jo061037q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of Amino- and Carboxy-ProtectedL-α-Amino-ω-iodocarboxylic Acids
    作者:Johnny Easmon、Gottfried Heinisch、Wolfgang Holzer、Barbara Matuszczak
    DOI:10.1002/ardp.19953280414
    日期:——
    The synthesis of L‐α‐amino‐ω‐iodobutyric, valeric, and caproic acid esters protected at the amino function by a benzyloxycarbonyl group is reported.
    据报道,L-α-基-ω-丁酸酯、戊酸酯己酸酯的合成在基官能团处被苄氧羰基保护。
  • Synthesis of guanidino sugar conjugates as GlcβArg analogs
    作者:Amrita Srivastava、Duraikkannu Loganathan
    DOI:10.1007/s10719-013-9480-z
    日期:2013.11
    The β-glucosyl linkage to the guanidine group of arginine (Arg) is found in amylogenin, a glycoprotein from sweet corn. Such a linkage is formed by a rare N-glycosylation of proteins. Synthesis of analogs of the unusual N-glycosidic linkage (GlcβArg) with an acetamido or triazole spacer between the glycosyl residue and the guanidine moiety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reaction of fully acetylated sugar
    β-葡萄糖基与精酸 (Arg) 的基连接存在于淀粉原蛋白中,淀粉原蛋白是一种来自甜玉米的糖蛋白。这种连接是由蛋白质的罕见N-糖基化形成的。通过含有游离基的完全乙酰化糖单元与双 Boc-硫脲的反应,合成了不寻常的N-糖苷键 (GlcβArg)类似物,在糖基残基和部分之间具有乙酰基或三唑间隔基。在本研究期间还实现了具有酰胺接头的N-葡糖基精酸的合成。该方法还扩展到阳离子糖脂的合成。
  • A new homolytic method for the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2S,9S)-2-amino-8-oxo-9,10-epoxydecanoic acid in protected form
    作者:Jack E. Baldwin、Robert M. Adlington、Christopher R. A. Godfrey、Vipulkumar K. Patel
    DOI:10.1039/c39910001277
    日期:——
    (2S,9S)-2-Amino-8-oxo-9,10-epoxydecanoic acid 1, (AOE), has been synthesized in protected form by homolytic homologation from protected (S)-2-amino-5-iodopentanoic acid.
    (2S,9S)-2-基-8-氧代-9,10-环氧癸酸 1 (AOE) 是通过受保护的 (S)-2-基-5-戊酸均裂同系化合成的受保护形式。
  • Easmon; Heinisch; Holzer, Pharmazie, 1996, vol. 51, # 2, p. 76 - 83
    作者:Easmon、Heinisch、Holzer、Matuszczak, Barbar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