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埃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可逆性抑制剂,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和胰腺癌的治疗。该药物也是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联合吉西他滨作为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一线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
埃罗替尼的作用机制
小分子化合物埃罗替尼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物,通过在细胞内与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胞内区催化部位,抑制磷酸化反应,从而阻断向下有增殖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配体依赖的HER-1/EGFR活性,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它也是另一个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毒副作用
临床Ⅰ期试验结果表明,埃罗替尼的主要毒性和副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皮疹和腹泻,其他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
疗效研究
临床Ⅱ期试验用埃罗替尼作为第二线抗肿瘤药物使用,其疗效与二线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相当。在BR21临床Ⅲ期随机对照实验中,主要针对一线或二线化疗失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晚期和已有远处转移)。研究组采用每日150mg的埃罗替尼治疗488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安慰剂243例。结果显示:中位总生存率:用药组6.7个月,对照组4.7个月(P<0.001,死亡比率HR=0.73);1年生存率:用药组31.2%,对照组21.5%;中位无进展时间:用药组9.9周,对照组7.9周。同时,患者症状的改善在使用埃罗替尼组中更为明显。
基于BR21的研究结果,相继进行了数项临床Ⅲ期研究。TRIBUTE临床试验比较了埃罗替尼与化疗合用的效果,治疗组为卡铂加紫杉醇+埃罗替尼,对照组为相同的化疗单独使用,共有10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观察。结果显示:有效率为研究组21.5%,对照组19.3%;中位生存期:研究组10.8个月,对照组10.6个月;肿瘤进展时间(TTP):研究组5.1个月,对照组5.0个月。另一项TALENT研究比较了埃罗替尼和化疗(健择+顺铂)合用是否能够提高化疗的疗效,共纳入117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显示埃罗替尼未能显著提升化疗的效果。
作用机制
埃罗替尼靶向可逆并选择性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亚型(EGFR-TK),其作用机制是在细胞内与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结合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胞内区催化部位,抑制磷酸化反应。这阻断了向下有增殖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配体依赖的HER-1/EGFR活性。
毒副作用
盐酸埃罗替尼的主要毒性和副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皮疹和腹泻,其他少见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等。
体内研究与用途
盐酸埃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可逆性抑制剂,主要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或三线治疗以及胰腺癌的治疗。它还被用于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作用。
盐酸埃罗替尼不仅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也证明了其在治疗多种癌症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