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6F5)Cu(bipy) | 1350478-3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6F5)Cu(bipy)
英文别名
C6F5Cu(2,2'-bipyridine);copper(1+);1,2,3,4,5-pentafluorobenzene-6-ide;2-pyridin-2-ylpyridine
(C6F5)Cu(bipy)化学式
CAS
1350478-30-6
化学式
C16H8CuF5N2
mdl
——
分子量
386.791
InChiKey
FAEHVYNVOQQVB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2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ans-[Pd(C6F5)(Br)(PPh3)2](C6F5)Cu(bipy)N,N-二甲基甲酰胺氘代丙酮 为溶剂, 生成 trans-[Pd(C6F5)(Br)(PPh3)2]
    参考文献:
    名称:
    从CuF2原位生成ArCu使大体积芳基硅烷的偶联可行且高效
    摘要:
    Pd / CuF 2的双金属体系(在Pd中催化而在Cu中以化学计量)非常有效且具有选择性,可将相当受阻的芳基硅烷与传统的芳基,茴香基,苯甲醛,对氰基苯基,对硝基苯基或吡啶基碘化物偶联尺寸。该反应包括通过Cu II活化硅烷,然后发生歧化和从Cu I(芳基)到Pd II的重金属转移,然后发生偶联。歧化过程中形成的Cu III被过量的芳基硅烷还原为Cu I(芳基),因此CuF 2体系被完全转化为Cu I(芳基)并用于偶联。此外,不需要额外的氟化物源。在受阻芳基硅烷的竞争反应中发现了对偶联的有趣的尺寸选择性。到目前为止,易于获得的[PdCl 2(IDM)(AsPh 3)](IDM = 1,3-二甲基咪唑-2-亚烷基)是最好的催化剂,分离出的产物基本上不含As或Pd(<1 ppm)。该过程的机械方面已通过实验检查和讨论。
    DOI:
    10.1002/chem.201504435
  • 作为产物:
    描述:
    2,3,4,5,6-五氟碘苯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C6F5)Cu(bipy)
    参考文献:
    名称:
    脂肪族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与多氟芳基亲核试剂的光催化脱羧偶联
    摘要:
    多氟芳烃是医学和材料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烷基化多氟芳烃的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描述了脂肪族羧酸的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酯与多氟芳基锌试剂 (Zn-Ar F ) 通过协同光氧化还原和铜催化进行的脱羧偶联反应。该方法很容易将伯烷基羧酸和仲烷基羧酸转化为相应的多氟芳基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具有广泛的 F 含量 (2F-5F) 和芳基上可变的 F 取代模式。实现了广泛的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包括在天然产物和药物衍生的底物上。机理研究表明,[Cu-(Ar F ) 2 ]物种可能负责将多氟芳基转移至烷基自由基。
    DOI:
    10.1002/anie.2021084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ntafluorophenyl Copper–Pyridine Complexes: Synthesis,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via Cuprophilic and π-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Solid-State Luminescence
    作者:Ami Doshi、Anand Sundararaman、Krishnan Venkatasubbaiah、Lev N. Zakharov、Arnold L. Rheingold、Mykhaylo Myahkostupov、Piotr Piotrowiak、Frieder Jäkle
    DOI:10.1021/om200989b
    日期:2012.2.27
    pentafluorophenyl copper, [C6F5Cu]4 (1), o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a combined multinuclear NMR, X-ray crystallography, and photoluminescence study. Reaction of 1 with 2 equiv of pyridine yields a novel pyridine complex, 3, in which the tetranuclear framework of 1 is retained. Complex 3 features a rhombus-shaped tetracopper core with a short diagonal Cu···Cu
    通过结合多核NMR,X射线晶体学和光致发光研究,研究了吡啶配体五氟苯[C 6 F 5 Cu] 4(1)的结合对结构特征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的反应1与2当量的吡啶得到一个新的吡啶复合物,3,其中的四核框架1被保留。复杂3其特点是菱形的四芯,其对角中心之间的对角Cu···Cu短距离为2.5941(6)Å,与吡啶配位的中心之间的对角距离为4.178(1)Å。相反,用4当量的吡啶处理1会导致四核聚集体完全分解,从而得到形式上为双配位的物种C 6 F 5 Cu(py)(4-H)。1与2,2'-联吡啶的反应导致形成三配位络合物C 6 F 5 Cu(2,2'-bipy)(5)。物种4和5的总体分解与3相比,在13 C NMR光谱中的化学位移差Δδ(19 F meta / para)显着降低,并且与键合的原子的强下场位移表现出明显的化学位移。在py / C 6 F 5 Cu的比率为0到2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