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2-(4-bromophenyl)-1H-indazol-3(2H)-one | 1182783-7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2-(4-bromophenyl)-1H-indazol-3(2H)-one
英文别名
1-Benzyl-2-(4-bromophenyl)indazol-3-one
1-benzyl-2-(4-bromophenyl)-1H-indazol-3(2H)-one化学式
CAS
1182783-76-1
化学式
C20H15BrN2O
mdl
——
分子量
379.256
InChiKey
ZTPUEAFCJCRZO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23.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azido-N-(4-bromophenyl)benzamide溴甲苯 在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1-benzyl-2-(4-bromophenyl)-1H-indazol-3(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O-Azidobenzanilides 的微波辅助碱催化环化和亲核取代合成 1,2-二取代 Indazol-3-ones
    摘要:
    摘要 通过微波辅助碱催化环化和邻叠氮基苯甲酰苯胺的亲核取代,合成了一系列1,2-二取代吲唑-3-酮类化合物。在五种测试的反应条件中,氢化钠在DMF中催化邻叠氮基苯甲酰苯胺环化,然后在微波辐射下进行亲核取代,表现出最佳结果。此外,与常规加热制备的对应物相比,该方法展示了一种更快速、更有效的过程,可以建立用于高通量生物筛选的多样化 1,2-二取代吲唑-3-one 文库。
    DOI:
    10.1080/003979108026633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erobic Cu(I)‐Catalyzed Site‐Selective 1,3‐Difunctionalization of Indazole through Cascade C−N and C−O Bond Formation
    作者:Krishna Kanta Das、Asim Kumar Ghosh、Tamanna Mallick、Naznin Ara Begum、Alakananda Hajra
    DOI:10.1002/adsc.202201162
    日期:2023.2.7
    A Cu(I)-catalyzed 1,3 oxo alkylation of indazol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constructing N-1-alkylated indazolone derivatives. This cascade reaction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C−N and C−O bonds through the sequential functionalization of N1 and C3 positions of indazole in 41–89% yields. The photo-physical studie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efficient quantum yields with high Stoke shift values.
    已开发了 Cu(I) 催化的吲唑 1,3 氧代烷基化反应,用于构建N -1-烷基化吲唑酮衍生物。这种级联反应涉及通过吲唑的 N1 和 C3 位置的顺序功能化形成 C-N 和 C-O 键,产率为 41-89%。合成化合物的光物理研究表明具有高斯托克位移值的有效量子产率。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本协议通过单电子转移的有氧流形。
  • Synthesis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N(2)-Arylindazol-3(2H)-One Derivatives: Copper-Promoted Direct N-Arylation via Chan–Evans–Lam Coupling
    作者:Kyungmin Kim、Jeong Ho Kim、Heejae Choi、Byeongno Lee、Jihyun Lee、Kang Min Ok、Tae Hoon Lee、Hakwon Kim
    DOI:10.3390/molecules28186706
    日期:——
    compound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highly efficient synthetic method for direct N-arylation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N(2)-arylindazol-3(2H)-ones 3, which exhibit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The Chan–Evans–Lam (CEL) coupling of N(1)-benzyl-indazol-3-(2H)-ones 1 with arylboronic acids 2 in the presence of a copper complex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N(2)-arylindazol-3(2H)-ones 3 in good-to-excellent
    炎症相关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导致人们越来越关注抗炎剂的开发,特别是创造新型结构化合物。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直接N-芳基化的高效合成方法,以产生多种具有抗炎活性的N(2)-arylindazol-3(2H)-ones 3。在配合物存在下,N(1)-苄基-吲唑-3-(2H)-ones 1 与芳基硼酸 2 进行 Chan-Evans-Lam (CEL) 偶联,得到相应的 N(2)-arylindazol-3通过 NMR、MS 和 X 射线晶体学技术鉴定,(2H)-ones 3 的收率非常好。使用MTT方法和Griess测定简要评估了合成化合物(3和5)的细胞活力和抗炎作用。其中,化合物5表现出显着的抗炎作用,且细胞毒性可忽略不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