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Benzoxazolyl)-1-(p-methoxyphenyl)ethanon | 70768-1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Benzoxazolyl)-1-(p-methoxyphenyl)ethanon
英文别名
2-benzooxazol-2-yl-1-(4-methoxy-phenyl)-ethanone;2-(1,3-Benzoxazol-2-yl)-1-(4-methoxyphenyl)ethanone
2-(2-Benzoxazolyl)-1-(p-methoxyphenyl)ethanon化学式
CAS
70768-11-5
化学式
C16H13NO3
mdl
——
分子量
267.284
InChiKey
GXKAIIGMPLEFQ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5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2-(2-苯并恶唑基)-1-芳基乙酮和2-(2-苯并恶唑基)-1-烷基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
    摘要:
    为了发现更有效的抗真菌候选药物,设计、合成了 33 种苯并恶唑衍生物,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估了它们对七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真菌活性。 33个苯并恶唑衍生物中,有13个衍生物未见报道,新衍生物C17对拟茎点霉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 EC 50值为 3.26 μM。这些衍生物的构效关系(SAR)分析表明,取代基在邻位、间位和对位取代苯乙酮的抗真菌活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初步的机制探索表明, C17可能通过靶向菌丝体细胞膜发挥抗真菌活性,并通过观察到的菌丝体形态变化、胞外多糖形成、细胞内容物、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等效应得到验证。此外, C17对拟茎点霉(Phomopsis sp.)具有有效的疗效。体内实验结果表明, C17可能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真菌剂。
    DOI:
    10.1002/cbdv.20230149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