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Oxabicyclo[13.3.1]nonadeca-1(18),15(19),16-trien-13-yn-2-one | 1620513-3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Oxabicyclo[13.3.1]nonadeca-1(18),15(19),16-trien-13-yn-2-one
英文别名
——
3-Oxabicyclo[13.3.1]nonadeca-1(18),15(19),16-trien-13-yn-2-one化学式
CAS
1620513-39-4
化学式
C18H22O2
mdl
——
分子量
270.371
InChiKey
JQXXXKKVSSUEJ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Oxabicyclo[13.3.1]nonadeca-1(18),15(19),16-trien-13-yn-2-one乙醇 、 (NCP)IrHCl 、 叔丁胺 作用下, 反应 12.0h, 以98%的产率得到(Z)-3-oxa-1(1,3)-benzenacyclotetradecaphan-13-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胺辅助的离子一氢化物机制使乙醇的选择性炔顺式半氢化反应成为可能:从基本步骤到催化
    摘要:
    Z-烯烃在炔烃半加氢反应中的选择性合成取决于催化剂对起始原料和产物的反应性差异。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通过配位诱导的离子一氢化物机制用乙醇对炔烃进行Z选择性半氢化。EtOH 配位驱动的 Cl –在钳形 Ir(III) 氢氯化物络合物 (NCP)IrHCl ( 1 ) 中解离形成阳离子一氢化物,[(NCP)IrH(EtOH)] + Cl –,它选择性地与炔烃反应相应的Z-烯烃,从而克服竞争性热力学主导烯烃Z - E异构化和过度还原。然而,建立催化循环的挑战在于醇解步骤;炔烃插入产物 (NCP)IrCl(乙烯基) 与 EtOH 的反应确实发生,但非常缓慢。令人惊讶的是,醇解不是通过 Ir-C(乙烯基)键的直接质子分解进行的。相反,机理数据与涉及阴离子的醇解途径一致,包括 (NCP)IrCl(vinyl) 通过 EtOH-for-Cl 取代电离和 Cl -离子与 Ir(III) 结合的 EtOH 的可逆质子化,然后是
    DOI:
    10.1021/jacs.1c01472
  • 作为产物:
    描述:
    hafnium tetrak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6%的产率得到3-Oxabicyclo[13.3.1]nonadeca-1(18),15(19),16-trien-13-y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Ha(IV)催化对山梨酸进行直接大内酯化
    摘要:
    Hf(OTf)4可以高产率催化山梨酸的高效直接大环内酯化,形成水作为唯一的副产物。Hf(OTf)4相对于其他路易斯酸,该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反应特性,因为即使在存在过量水的情况下,它也比水解作用促进大内酯化。除了形成各种大分子内酯和苯并内酯(55-90%)外,羧酸和醇的分子间直接酯化也是可能的,并证明了与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甲硅烷基醚,烷氧基甲基醚和乙缩醛保护基的相容性。开发的所有大环内酯化和酯化方法都是操作简单的“一锅法”反应,可利用市售催化剂,而无需缓慢添加或共沸技术。
    DOI:
    10.1021/acscatal.5b000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I)-Catalyzed Macrocyclic Sonogashira-Type Cross-Coupling
    作者:Jeffrey Santandrea、Anne-Catherine Bédard、Shawn K. Collins
    DOI:10.1021/ol501898b
    日期:2014.8.1
    A macrocyclic Cu-catalyzed Sonogashira-typ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employs an operationally simple CuCl/phen/Cs2CO3 catalyst system. Macrocyclizations can be performed at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without the need for slow addition techniques and form macrocycles with various ring sizes and functional groups. The optimized protocol was employed in the synthesis of (S)-zearalane, demonstrating applicability toward the synthesis of a macrocycle with known biological activity.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