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360℃(分解)。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极微溶于丙酮,不溶于苯和乙醚。无臭,味苦。
用途
盐酸金刚烷胺是一种抗病毒药,属于窄谱类药物,仅用于防治A2型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它通过阻止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并影响病毒的脱壳作用来抑制病毒增殖。此外,该品还可作为抗震颤麻痹药,促进多巴胺释放。
生产方法
由金刚烷胺成盐精制而得。具体步骤为:在搪玻璃容器中加入金刚烷胺、蒸馏水及活性炭。用盐酸调节至pH值3-5,加热至70℃溶解脱色半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抽入减压浓缩罐,在14.7kPa下浓缩至粥状,自然冷却后再过滤。加入丙酮浸泡翻洗至pH值约为5左右,滤干,在70℃干燥,最终获得金刚烷胺盐酸盐。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₅₀:800 毫克/公斤;口服-小鼠 LD₅₀:700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烟雾。食之可引起幻想、兴奋、亢奋及梦幻等现象。
储运特性
通风低温干燥环境保存
灭火剂
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或雾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