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苯基-2,3-二氢异吲哚-1-酮 | 835-18-7

中文名称
3-苯基-2,3-二氢异吲哚-1-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phenyl-2,3-dihydro-isoindol-1-one
英文别名
3-phenylisoindolin-1-one;3-Phenyl-1-isoindolinone;3-Phenyl-2,3-dihydroisoindol-1-one
3-苯基-2,3-二氢异吲哚-1-酮化学式
CAS
835-18-7
化学式
C14H11NO
mdl
——
分子量
209.247
InChiKey
WSKBLLFHGABBE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SDS

SDS:4c19e5f6f6d8db6bee2f7ef4d89f3cdf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苯基-2,3-二氢异吲哚-1-酮potassium tert-butylate氧气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3%的产率得到3-hydroxy-3-phenyl-2,3-dihydro-isoindol-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测试自由基-阴离子 CH-胺化的极限:碱度降低 1000 万倍,通过混合 C-N/C-O 形成级联开辟了一条生成羟基异吲哚啉的新途径
    摘要:
    分子内 C(sp 3 )–H 酰胺化在t -BuOK、分子氧和 DMF存在下进行。这种转变是通过酸性 N-H 键的去质子化和苄基 C-H 键向氢原子转移 (HAT) 的选择性自由基激活而引发的。这种自由基-阴离子中间体在形成二中心/三电子 (2c,3e) C-N 键的过程中发生环化,从而消除了氮中的电子密度。由于这种电负性元素可以抵抗这种“氧化”,因此使氮富含电子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关键。这项工作通过使用酰胺代替苯胺,极大地扩展了可以参与该过程的 N-阴离子的范围。由此产生的N 组分碱度(和亲核性)降低10 7倍,使 C-N 键形成的活化势垒加倍,并使该过程接近热中性。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还将弱还原剂转化为更强的还原剂。这种“还原剂上转换”允许分子氧等温和氧化剂完成级联的第一部分。相比之下,NH/CH活化的第二阶段形成高度稳定的自由基-阴离子中间体,无法进行电子转移到氧。由于氧化是不利的,因此
    DOI:
    10.1039/c9sc06511c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酸 、 formamide 作用下, 反应 22.0h, 以97%的产率得到3-苯基-2,3-二氢异吲哚-1-酮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and use of compounds as protease inhibitors
    摘要:
    本公开了具有以下式I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其中Q是键或—N(R5)—;T是键,—O—,—C(O)—;S,—N(R5)—,或—C(R6′R7′);U是键或—C(R6)(R7);Y是C或N;Z是C或N;环A,包括变量Y和Z,是一个有0到4个,优选0到2个杂原子的三至九元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芳基和杂芳基环,所述杂原子独立地选自O、S、N和—N(R)—的群,其中环A是未取代的或取代的,当环A是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或杂环烯基时,取代有1到5个独立选择的R1基团和/或氧化物;以及R、R1、R2、R3、R4、R5、R6、R6、R7和R7'如规范中定义;包括具有式I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抑制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方法,特别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认知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公开号:
    US20080176868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opylium-promoted Ritter reactions
    作者:Son H. Doan、Mohanad A. Hussein、Thanh Vinh Nguyen
    DOI:10.1039/d1cc02947a
    日期:——
    us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synthetic tools to functionalize alcohols and nitriles, providing valuable N-alkyl amide products. However, this reaction has not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 due to its employment of strongly acidic and harsh reaction conditions, which often lead to complicated side reactions. Herein,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thod using salts of the
    Ritter 反应曾经是功能化醇和腈的最强大的合成工具之一,可提供有价值的N-烷基酰胺产品。然而,由于该反应采用强酸性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往往会导致复杂的副反应,因此在现代有机合成中并未经常使用。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使用 tropylium 离子盐促进 Ritter 反应的新方法的开发。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系列醇和腈底物,使相应的产品具有良好的产率。该反应方案适用于微波和连续流反应器,为有机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机会。
  • Copper-Catalyzed C(sp<sup>3</sup>)–OH Cleavage with Concomitant C–C Coupling: Synthesis of 3-Substituted Isoindolinones
    作者:H. Surya Prakash Rao、A. Veera Bhadra Rao
    DOI:10.1021/jo502446k
    日期:2015.2.6
    Copper(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Cu(OTf)2) efficiently catalyzes the C–C coupling of 3-hydoxyisoindolinones with a variety of aryl-, heteroaryl-, and alkenylboronic acids to furnish C(3) aryl-, heteroaryl-, and alkenyl-substituted isoindolinones. The coupling reactions work smoothly in 1,2-dicholoroethane (DCE) reflux, to effect both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version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三氟甲磺酸铜(II)(Cu(OTf)2)有效催化3-羟基异吲哚满酮与各种芳基,杂芳基和烯基硼酸的CC偶联,提供C(3)芳基,杂芳基和烯基取代的异吲哚啉酮。偶联反应在1,2-二氯乙烷(DCE)回流中能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分子间和分子内两种形式。这是有关C(sp 3)-OH裂解并伴随C-C偶联的第一个报告。光不稳定的2-硝基苄基保护基最适合于促进偶联反应和脱保护。生物碱神经胺的四环基序是通过应用新开发的铜催化的CC偶联制备的。
  • NOVEL INHIBITORS
    申请人:Heiser Ulrich
    公开号:US20110092501A1
    公开(公告)日:2011-04-21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pyrrolidine derivatives of formula (I): wherein R 1 , R 2 and R 3 are as defined herein, as inhibitors of glutaminyl cyclase (QC, EC 2.3.2.5). QC catalyzes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N-terminal glutamine residues into pyroglutamic acid (5-oxo-prolyl, pGlu*) under liberation of ammonia and the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N-terminal glutamate residues into pyroglutamic acid under liberation of water.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吡咯烷衍生物,其具有如下公式(I):其中R1、R2和R3如本文所述定义,作为谷氨酰胺环化酶(QC,EC 2.3.2.5)的抑制剂。谷氨酰胺环化酶催化N末端谷氨酰胺残基形成焦谷氨酸(5-氧代脯氨酸,pGlu*)的分子内环化,并释放氨,以及催化N末端谷氨酸残基形成焦谷氨酸的分子内环化,并释放水。
  • Rhodium(iii)-catalyzed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benzamides with carbon monoxide
    作者:Ya Du、Todd K. Hyster、Tomislav Rovis
    DOI:10.1039/c1cc15843k
    日期:——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the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aromatic amidesvia C–H/N–H activation to form phthalimides using an Rh(III) catalys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shows a preference for C–H bonds of electron-rich aromatic amides and tolerates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开发了一种通过C-H/N-H活化,利用Rh(III)催化剂高效地将芳香酰胺氧化羰基化合成酞菁的策略。该反应倾向于电子丰富的芳香酰胺的C-H键,并能容忍多种官能团。
  • Chiral‐Directing‐Group‐Assisted Rhodium(III)‐Catalyzed Asymmetric Addition of Inert Arene C−H Bond to Aldimines with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作者:Xuhong Cai、Wenkun Chen、Ruifang Nie、Jun Wang
    DOI:10.1002/chem.202103319
    日期:2021.12
    An asymmetric rhodium(III)-catalyzed C−H bond addition to aldimines followed by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to form chiral isoindolinones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a chiral directing group. Various substituted benzamides and aldimines have been smoothly transformed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in up to 68 % yield with up to 93 % ee.
    通过使用手性导向基团,不对称铑 (III) 催化的 C-H 键加成到醛亚胺,随后分子内环化形成手性异吲哚啉酮。各种取代的苯甲酰胺和醛亚胺已顺利转化为相应的产品,产率高达 68%,ee 高达 9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