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3-bromopropyl)-3-phenyl-1-isoindolinone | 60987-1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3-bromopropyl)-3-phenyl-1-isoindolinone
英文别名
2-(3-bromopropyl)-3-phenyl-3H-isoindol-1-one
N-(3-bromopropyl)-3-phenyl-1-isoindolinone化学式
CAS
60987-18-0
化学式
C17H16BrNO
mdl
——
分子量
330.224
InChiKey
DMGKEVKXAJVG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6 °C
  • 沸点:
    446.7±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9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酰胆碱M2受体常见变构位点的配体:开发和应用。
    摘要:
    乙酰胆碱M2受体变构位点的配体能够延迟正构位点同时结合的配体的解离。该作用促进正构配体对受体的占领。变构作用打开了各种治疗的观点,例如在有机磷中毒方面。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调节剂对毒蕈碱M2受体常见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该位点的正构位点与N-甲基scolopamine配位。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取代的己烷-双铵化合物W84用作起点。先前的分子建模研究表明,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排列的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芳族酰亚胺对于高变构效能至关重要。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 QSAR)分析预测,在侧酰亚胺部分上具有尺寸增加的取代基的化合物可增强对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合成并在药理学上评估了带有“饱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以及在分子的一个或两个末端的芳香环上具有取代度逐渐增加的大小的取代基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每个系列中,可以得出QSAR:1.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芳环的“饱和”导致化合物的效力降低。2.
    DOI:
    10.1016/s0031-6865(99)00028-x
  • 作为产物:
    描述:
    4-苯基-1(2H)-酞嗪酮盐酸 、 sodium hydride 、 作用下, 生成 N-(3-bromopropyl)-3-phenyl-1-isoindol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酰胆碱M2受体常见变构位点的配体:开发和应用。
    摘要:
    乙酰胆碱M2受体变构位点的配体能够延迟正构位点同时结合的配体的解离。该作用促进正构配体对受体的占领。变构作用打开了各种治疗的观点,例如在有机磷中毒方面。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调节剂对毒蕈碱M2受体常见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该位点的正构位点与N-甲基scolopamine配位。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取代的己烷-双铵化合物W84用作起点。先前的分子建模研究表明,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排列的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芳族酰亚胺对于高变构效能至关重要。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 QSAR)分析预测,在侧酰亚胺部分上具有尺寸增加的取代基的化合物可增强对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合成并在药理学上评估了带有“饱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以及在分子的一个或两个末端的芳香环上具有取代度逐渐增加的大小的取代基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每个系列中,可以得出QSAR:1.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芳环的“饱和”导致化合物的效力降低。2.
    DOI:
    10.1016/s0031-6865(99)00028-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ands for the common allosteric site of acetylcholine M2-receptor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作者:U Holzgrabe、W Bender、H.M Botero Cid、M Staudt、R Pick、C Pfletschinger、E Balatková、C Tränkle、K Mohr
    DOI:10.1016/s0031-6865(99)00028-x
    日期:2000.3
    common allosteric binding site of muscarinic M2 receptors, the orthosteric site of which was liganded with the N-methylscolopamine. The phthalimido substituted hexane-bisammonium compound W84 served as a starting point. Previous molecular modelling studies revealed two positive charges and two aromatic imides in a sandwich-like arrangement to be essential for a high allosteric potency. A three-dimensional
    乙酰胆碱M2受体变构位点的配体能够延迟正构位点同时结合的配体的解离。该作用促进正构配体对受体的占领。变构作用打开了各种治疗的观点,例如在有机磷中毒方面。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调节剂对毒蕈碱M2受体常见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该位点的正构位点与N-甲基scolopamine配位。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取代的己烷-双铵化合物W84用作起点。先前的分子建模研究表明,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排列的两个正电荷和两个芳族酰亚胺对于高变构效能至关重要。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3D QSAR)分析预测,在侧酰亚胺部分上具有尺寸增加的取代基的化合物可增强对变构结合位点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合成并在药理学上评估了带有“饱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以及在分子的一个或两个末端的芳香环上具有取代度逐渐增加的大小的取代基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在每个系列中,可以得出QSAR:1.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芳环的“饱和”导致化合物的效力降低。2.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a Series of Bisquaternary Bisphthalimidine Derivatives Modulating the Muscarinic M<sub>2</sub>-Receptor Allosterically
    作者:Hector M. Botero Cid、Christian Tränkle、Knut Baumann、Rainer Pick、Elisabeth Mies-Klomfass、Evi Kostenis、Klaus Mohr、Ulrike Holzgrabe
    DOI:10.1021/jm991136e
    日期:2000.6.1
    Hexane-bisammonium-type compounds containing lateral phthalimide moieties are well-established ligands of the common allosteric binding site of muscarinic M-2 receptors. Previou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SAR) revealed two positively charged centers and two lateral phthalimide moieties in a defined arrangement to be essential of a high allosteric potenc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place one carbonyl group of the phthalimides with hydrogens, hydroxy, alkoxy, phenyl, benzyl, and benzylidene groups in order to check the influence of these substituents on the allosteric activity in antagonist-linked receptors. The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SAR indicated that a high allosteric potency is related to a certain amount of rigidity as well as polarizibility and the ability to form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3Z)-1,3-双[[((4S)-4,5-二氢-4-苯基-2-恶唑基]亚甲基]-2,3-二氢-5,6-二甲基-1H-异吲哚 鲁拉西酮杂质33 鲁拉西酮杂质07 马吲哚 颜料黄110 顺式-六氢异吲哚盐酸盐 顺式-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甲基]-N-乙基-1-苯基环丙烷甲酰胺 顺-N-(4-氯丁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降莰烷-2,3-二甲酰亚胺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对硝基苄基碳酸酯 降冰片烯-2,3-二羧基亚胺基叔丁基碳酸酯 阿胍诺定 阿普斯特降解杂质 阿普斯特杂质29 阿普斯特杂质27 阿普斯特杂质26 阿普斯特杂质 阿普斯特 防焦剂MTP 铝酞菁 铁(II)2,9,16,23-四氨基酞菁 酞酰亚胺-15N钾盐 酞菁锡 酞菁二氯化硅 酞菁 单氯化镓(III) 盐 酞美普林 邻苯二甲酸亚胺 邻苯二甲酰基氨氯地平 邻苯二甲酰亚胺,N-((吗啉)甲基) 邻苯二甲酰亚胺阴离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钠盐 邻苯二甲酰亚胺观盐 邻苯二亚胺甲基磷酸二乙酯 那伏莫德 过氧化氢,2,5-二氢-5-苯基-3H-咪唑并[2,1-a]异吲哚-5-基 达格吡酮 诺非卡尼 螺[环丙烷-1,1'-异二氢吲哚]-3'-酮 螺[异吲哚啉-1,4'-哌啶]-3-酮盐酸盐 葡聚糖凝胶G-25 苹果酸钠 苯酚,4-溴-3-[(1-甲基肼基)甲基]-,1-苯磺酸酯 苯胺,4-乙基-N-羟基-N-亚硝基- 苯基甲基2-脱氧-2-(1,3-二氢-1,3-二氧代-2H-异吲哚-2-基)-3-O-(苯基甲基)-4,6-O-[(R)-苯基亚甲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苯二酰亚氨乙醛二乙基乙缩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乙醛 苯二(甲)酰亚氨基甲基磷酸酯 膦酸,[[2-(1,3-二氢-1,3-二羰基-2H-异吲哚-2-基)苯基]甲基]-,二乙基酯 胺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