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tert-butyl peroxide cation | 110-0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tert-butyl peroxide cation
英文别名
di-tert-butyl peroxide; radical cation
di-tert-butyl peroxide cation化学式
CAS
110-05-4;86476-52-0
化学式
C8H18O2
mdl
——
分子量
146.23
InChiKey
XULPLAHFNZGDI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 °C
  • 沸点:
    109-110 °C(lit.)
  • 密度:
    0.796 g/mL at 25 °C(lit.)
  • 闪点:
    34 °F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0.063克/升
  • LogP:
    3.2 at 22℃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3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0.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5.2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4,S14A,S16,S3/7,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7,R11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909600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07 5.2
  • 危险类别:
    5.2
  • RTECS号:
    ER2450000
  • 包装等级:
    II

SDS

SDS:5f92d10974ea0e518daafc0634438202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属于有机过氧化物,可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

DTBP(引发剂A)的生产过程间歇进行,废水水质水量、有机物浓度、酸碱度、含盐量、BOD/CDO值等随生产规模及时间变化,峰谷值相差极大。DTBP热不稳定,容易加速分解,引起爆炸;溶解于废水中的DTBP在高温下也迅速分解,也存在安全隐患。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酸液,产品纯化时产生大量碱洗废液。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B/C值很低,无法生化处理。这种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导致水体严重污染。

DTBP(引发剂A)是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中最稳定者之一和常用品种。作为交联剂,可用于硅橡胶、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聚乙烯、EVA和EPT等。作为聚合引发剂,可用于聚苯乙烯及聚乙烯。也可用于油脂食品漂白剂,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变压器的降凝剂。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高度易燃。许多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5.2
化学性质 
无色液体。熔点-40℃,沸点111℃,80℃(37.8kPa),70℃(26.2kPa)相对密度(20/4℃)0.794,折射率1.3890。能与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
用途 
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理论活性氧量10.94%,活化能146.9kJ/mol,半衰期218h(100℃)、34h(115℃)、0.15h(130℃)。
本品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冲击会爆炸。闪点18℃,易燃,其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用途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可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理论活性氧量10.94%,活化能35.4200J/mol,半衰期218h(100℃)、34h(115℃)、0.15h(130℃)。该品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冲击会爆炸。闪点18℃,易燃,其蒸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用途 
广泛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丙烯改性剂、橡胶硫化剂等
生产方法 
由叔丁醇在浓硫酸中与过氧化氢反应而得。

将222g(3mol)叔丁醇和140g(1mol)70%的硫酸混合冷却至-2~-8℃。在激烈搅拌下,于90min内滴加入126g(1mol)27%过氧化氢和400g(4mol)浓硫酸,加完后继续搅拌3h。分出油层,用60ml水洗,再用30%氢氧化钠溶液洗除叔丁基过氧化氢,最后用水洗。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得成品。
类别
氧化剂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吸入- 大鼠 LC50: 4100 PPM/ 4小时; 口服- 小鼠 LD50: 4572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皮肤-兔 500 毫克 中度; 眼- 兔 500 毫克/24小时 轻度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还原剂、硫、磷等混合可爆; 干燥时摩擦、光照、受热、撞击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有机物、还原剂、硫、磷等易燃物及明火、摩擦、撞击可燃; 燃烧产生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 轻装轻卸; 与有机物、还原剂、硫、磷易燃物分开存放
灭火剂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