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1-ethanone | 82652-1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1-ethanone
英文别名
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ethanone;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ethanone
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1-ethanone化学式
CAS
82652-13-9
化学式
C10H12O4S
mdl
——
分子量
228.269
InChiKey
PUGJWEGQLOLIJ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6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methoxyphenyl)-2-(methylsulfonyl)-1-ethanone葡萄糖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 E. coli Rosetta2 DE3 harboring GDH 、 E. coli Rosetta2 DE3 harboring ketoreductase LfSDR1 mutant V186A and E141I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9.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酮还原酶催化的不对称还原有效合成阿普斯特前体和手性β-羟基砜
    摘要:
    酮还原酶(KRED)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醇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在此,鉴定出具有互补立体偏好的两个 KRED LfSDR1-V186A/E141I 和 CgKR1-F92I 用于还原阿普斯特前手性酮中间体1a 。 LfSDR1-V186A/E141I表现出>99%转化率和99.2% ee,在50 g L -1底物负载量下产生阿普斯特手性醇中间体(( R ) -2a )。此外,我们通过使用 LfSDR1-V186A/E141I 和 CgKR1-F92I 来研究 β-酮基砜的底物范围,以产生相应 β-羟基砜的两种对映体,具有良好到优异的转化率(高达 >99%)和大多数情况下可获得对映选择性(高达 99.9% ee)。最后,利用LfSDR1-V186A/E141I的粗酶和BsGDH进行克级合成( R ) -2a ,得到所需的对映体,转化率>99%,分离收率85.9%,ee 99.2%。本研究提出了合成手性
    DOI:
    10.1039/d1ob02485j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β -Ketosulfone衍生物作为新型非细胞毒性脲酶抑制剂在体外
    摘要:
    背景:消化性溃疡和尿石症主要是由产生脲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引起的。因此,脲酶抑制剂的发现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目的: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没有细胞毒性的新型脲​​酶抑制剂。 方法:在本研究中,分两步合成了一系列β-酮砜1-26,并对其体外尿素酶抑制潜力进行了评估。 结果:在二十六个化合物中,有十七个化合物显示出良好到显着的脲酶抑制活性,与标准硫脲相比,IC50值在49.93-351.46 µM之间(IC50 = 21±0.11 µM)。此外,发现所有化合物均对正常的3T3细胞系无细胞毒性。 结论:本研究已确定β-酮砜为新型且无细胞毒性的脲酶抑制剂。
    DOI:
    10.2174/15734064156661904151633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i>β</i>-Ketosulfone Derivatives As New Non-Cytotoxic Urease Inhibitors<i>In Vitro</i>
    作者:Sarosh Iqbal、Ajmal Khan、Rashid Nazir、Shumaila Kiran、Shahnaz Perveen、Khalid M. Khan、Muhammad I. Choudhary
    DOI:10.2174/1573406415666190415163309
    日期:2020.2.20
    Peptic ulcer and urolithiasis are largely due to infection caused by ureaseproducing bacteria. Therefore, the discovery of urease inhibitors is an important area of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Objective: The main aim of the work was to identify novel urease inhibitors with no cytotoxicity. Methods: During the current study, a series of β-ketosulfones 1-26 was synthesized in two steps and evaluated
    背景:消化性溃疡和尿石症主要是由产生脲酶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引起的。因此,脲酶抑制剂的发现是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目的: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没有细胞毒性的新型脲​​酶抑制剂。 方法:在本研究中,分两步合成了一系列β-酮砜1-26,并对其体外尿素酶抑制潜力进行了评估。 结果:在二十六个化合物中,有十七个化合物显示出良好到显着的脲酶抑制活性,与标准硫脲相比,IC50值在49.93-351.46 µM之间(IC50 = 21±0.11 µM)。此外,发现所有化合物均对正常的3T3细胞系无细胞毒性。 结论:本研究已确定β-酮砜为新型且无细胞毒性的脲酶抑制剂。
  • A silver-mediated radical process of β-keto sulfo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2,3-diacyl furans
    作者:Jian Fan、Yanhong Zu、Zhimin Zheng、Lulu Song、Yating Wang、Zhou Zhou、Yujun Liu、Shuwen Xu
    DOI:10.1039/d3ob02079g
    日期:2024.2.28
    A faci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2,3-diacyl trisubstituted furans via a silver-mediated radical process of β-keto sulfones is develop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carefully investigated, revealing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eds through a radical pathway, leading to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of desired products.
    开发了一种通过银介导的 β-酮砜自由基过程构建 2,3-二酰基三取代呋喃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仔细研究,表明该转化是通过自由基途径进行的,从而产生中等至良好的所需产物收率。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n apremilast precursor and chiral β-hydroxy sulfones <i>via</i> ketoreductase-catalyzed asymmetric reduction
    作者:Jiyang Guo、Xiao Gao、Dong Qian、Huibin Wang、Xian Jia、Wenhe Zhang、Bin Qin、Song You
    DOI:10.1039/d1ob02485j
    日期:——
    substrate loading.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d the substrate scope of β-keto sulfones by using LfSDR1-V186A/E141I and CgKR1-F92I to produce both enantiom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β-hydroxy sulfones, with good-to-excellent conversion (up to >99%) and enantioselectivity (up to 99.9% ee) being obtained in most cases. Finally, the gram-scale synthesis of (R)-2a was performed by employing the crude enzyme of
    酮还原酶(KRED)催化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醇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在此,鉴定出具有互补立体偏好的两个 KRED LfSDR1-V186A/E141I 和 CgKR1-F92I 用于还原阿普斯特前手性酮中间体1a 。 LfSDR1-V186A/E141I表现出>99%转化率和99.2% ee,在50 g L -1底物负载量下产生阿普斯特手性醇中间体(( R ) -2a )。此外,我们通过使用 LfSDR1-V186A/E141I 和 CgKR1-F92I 来研究 β-酮基砜的底物范围,以产生相应 β-羟基砜的两种对映体,具有良好到优异的转化率(高达 >99%)和大多数情况下可获得对映选择性(高达 99.9% ee)。最后,利用LfSDR1-V186A/E141I的粗酶和BsGDH进行克级合成( R ) -2a ,得到所需的对映体,转化率>99%,分离收率85.9%,ee 99.2%。本研究提出了合成手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