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butyldimethylsilyl verrucarinolactone | 85737-7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butyldimethylsilyl verrucarinolactone
英文别名
——
t-butyldimethylsilyl verrucarinolactone化学式
CAS
85737-75-3
化学式
C12H24O3Si
mdl
——
分子量
244.406
InChiKey
QBIIOUSDVJSFAR-ZJUUUOR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6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2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不对称的[2,3] Wittigσ重排涉及手性氮杂烯酸酯作为迁移末端。(+)-vercarcarinolactone的简单合成
    摘要:
    非对映异构和/或对映异构描述在手性2-(2-链烯氧基)甲基2-恶唑啉的标题重排中进行了描述,其最终提供了光学活性的α-羟基,γ,δ-不饱和酯和(+)-芦竹内酯。
    DOI:
    10.1016/s0040-4039(01)81746-9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lead(IV) acetate 、 dipyridine chromium triox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4.17h, 生成 t-butyldimethylsilyl verrucarinolact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旋光性芦丁酸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报道了两种维甲酸的合成,其突出了羟基硫化物的氧化裂解,并使用了扁桃酸酯进行色谱分离。
    DOI:
    10.1016/s0040-4039(00)8587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