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succinate | 1228642-6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succinate
英文别名
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butanedioate;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butanedioate
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succinate化学式
CAS
1228642-61-2
化学式
C13H20O4
mdl
——
分子量
240.299
InChiKey
XMAQTBCQGPFUA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9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succinate 在 selenium(IV) oxid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0%的产率得到methyl 2-(2-oxo-2,4,5,6,7,7a-hexahydrobenzofuran-3-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E)-二烷基亚烷基琥珀酸酯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二氧化硒烯丙基氧化成(Z)-烯丙基醇:天然和非天然丁烯化物的合成†
    摘要:
    首次证明SeO 2诱导的二烷基亚烷基琥珀酸二烷基酯的(Z)选择性烯丙醇的形成通过不寻常的E-到Z-碳-碳双键异构化然后进行内酯化来完成几种基本丁烯内酯和稠合丁烯内酯的一步合成。途径。观察到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SeO 2烯丙基氧化方案也已扩展到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异内酯的非对映选择性全合成,其直接转化为薄荷酸内酯和γ-内酯分子内重排为δ-内酯的例子。
    DOI:
    10.1039/c1ob05709j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丁二酸二甲酯环己酮potassium tert-butylate硫酸 作用下, 以 叔丁醇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53%的产率得到dimethyl 2-cyclohexylidene-3-methylsucc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Bromine-Induced Facile Synthesis of Butenolides and Spirobutenolides from Sterically Congested Tetrasubstituted Dialkyl Alkylidene Succinates
    摘要:
    从立体拥挤的四取代二烷基烯基琥珀酸酯出发,通过溴诱导的脱烷基化区域选择性分子内环化及脱溴化氢反应途径,已经证明了合成几种二烷基取代的丁烯内酯和螺丁烯内酯并生成四级碳中心的简便通用方法。对形成丁烯内酯的机理方面也进行了简要描述。
    DOI:
    10.1055/s-0029-12192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