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 1392300-90-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英文别名
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idene]propanedinitrile
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ene)malononitrile化学式
CAS
1392300-90-1
化学式
C9H4N2OS
mdl
——
分子量
188.21
InChiKey
BBKVZLIHUWWXQ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1.1-165.3 °C
  • 沸点:
    400.3±45.0 °C(Predicted)
  • 密度:
    1.39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92.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ene)malononitrile4-苯基-3-硫代氨基脲甲醇 为溶剂, 以77%的产率得到2-((5-(2,2-dicyanovinyl)thiophen-2-yl)methylene)-N-phenylhydrazine-1-carbothio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低聚)噻吩基-硫代半氨基甲酮的阴离子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评价
    摘要:
    合成,表征了含噻吩基的杂环硫代半碳素族染料(3a - d),并研究了它们在选定阴离子存在下在乙腈中的发色荧光反应。3a - d的乙腈溶液显示出在338-425 nm范围内的吸收带,这些吸收带受到与硫代半碳moiety部分相连的基团的调节。识别研究中使用了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磷酸二氢根,硫酸氢根,硝酸根,乙酸根和氰根阴离子。仅观察到氟离子,氰离子,乙酸根和磷酸二氢根阴离子的传感特征。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显色反应,(i)由于阴离子与硫脲质子的配位,吸收带发生了很小的移动,以及(ii)由于受体的去质子作用而出现了新的红移带。对于后者,观察到颜色溶液从浅黄色到橙红色的变化。荧光研究表明,根据π-共轭桥中噻吩基环的数量,发射行为有所不同。使用HypSpec程序通过分光光度滴定法确定了在存在氟离子和乙酸根阴离子的情况下的3a – d。通过1 H NMR滴定研究了3d与氟化物的相互作用。还进行了半经验计算,以评估受体的氢供体能力。
    DOI:
    10.1016/j.tet.2012.06.021
  • 作为产物:
    描述:
    2,5-噻吩二甲醛丙二腈哌啶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22%的产率得到2-((5-formylthiophen-2-yl)methylene)malon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低聚)噻吩基-硫代半氨基甲酮的阴离子荧光和比色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评价
    摘要:
    合成,表征了含噻吩基的杂环硫代半碳素族染料(3a - d),并研究了它们在选定阴离子存在下在乙腈中的发色荧光反应。3a - d的乙腈溶液显示出在338-425 nm范围内的吸收带,这些吸收带受到与硫代半碳moiety部分相连的基团的调节。识别研究中使用了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磷酸二氢根,硫酸氢根,硝酸根,乙酸根和氰根阴离子。仅观察到氟离子,氰离子,乙酸根和磷酸二氢根阴离子的传感特征。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显色反应,(i)由于阴离子与硫脲质子的配位,吸收带发生了很小的移动,以及(ii)由于受体的去质子作用而出现了新的红移带。对于后者,观察到颜色溶液从浅黄色到橙红色的变化。荧光研究表明,根据π-共轭桥中噻吩基环的数量,发射行为有所不同。使用HypSpec程序通过分光光度滴定法确定了在存在氟离子和乙酸根阴离子的情况下的3a – d。通过1 H NMR滴定研究了3d与氟化物的相互作用。还进行了半经验计算,以评估受体的氢供体能力。
    DOI:
    10.1016/j.tet.2012.06.0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ieno-imidazole based small molecule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for dopant-free, efficient inverted (p–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作者:Suri Babu Akula、Chaochin Su、Yogesh S. Tingare、Hui-Ching Lan、You-Jing Lin、Yi-Ting Wang、Yu-Chen Jheng、Xiang-Ching Lin、Yu-Chi Chang、Wen-Ren Li
    DOI:10.1039/d0tc03438j
    日期:——

    Two dipolar molecules based on a thieno-imidazole core, AI109 and AI112, were develop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mparting polarity on the hole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

    基于噻吩-咪唑核的两个偶极分子,AI109和AI112,被开发用于研究在反转矿太阳能电池(PSCs)中赋予极性对空穴传输性能的影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双(2,2,2-三氯乙基)) (乙基N-(1H-吲唑-3-基羰基)ethanehydrazonoate)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S)-(-)-2-(α-(叔丁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2-(α-甲基甲胺)-1H-苯并咪唑 (S)-氨氯地平-d4 (S)-8-氟苯并二氢吡喃-4-胺 (S)-4-(叔丁基)-2-(喹啉-2-基)-4,5-二氢噁唑 (S)-4-氯-1,2-环氧丁烷 (S)-3-(2-(二氟甲基)吡啶-4-基)-7-氟-3-(3-(嘧啶-5-基)苯基)-3H-异吲哚-1-胺 (S)-2-(环丁基氨基)-N-(3-(3,4-二氢异喹啉-2(1H)-基)-2-羟丙基)异烟酰胺 (SP-4-1)-二氯双(喹啉)-钯 (SP-4-1)-二氯双(1-苯基-1H-咪唑-κN3)-钯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S)-六氢-3H-1,2,3-苯并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卡洛芬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R)-3-甲基哌啶盐酸盐; (R)-2-苄基哌啶-1-羧酸叔丁酯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N-{4-[(6-溴-2-氧代-1,3-苯并恶唑-3(2H)-基)磺酰基]苯基}乙酰胺) (E)-2-氰基-3-(5-(2-辛基-7-(4-(对甲苯基)-1,2,3,3a,4,8b-六氢环戊[b]吲哚-7-基)-2H-苯并[d][1,2,3]三唑-4-基)噻吩-2-基)丙烯酸 (E)-2-氰基-3-[5-(2,5-二氯苯基)呋喃-2-基]-N-喹啉-8-基丙-2-烯酰胺 (8α,9S)-(+)-9-氨基-七氢呋喃-6''-醇,值90% (6R,7R)-7-苯基乙酰胺基-3-[(Z)-2-(4-甲基噻唑-5-基)乙烯基]-3-头孢唑啉-4-羧酸二苯甲基酯 (6-羟基嘧啶-4-基)乙酸 (6,7-二甲氧基-4-(3,4,5-三甲氧基苯基)喹啉) (6,6-二甲基-3-(甲硫基)-1,6-二氢-1,2,4-三嗪-5(2H)-硫酮)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R,Z)-3-(羟基((1R,2S,6S,8aS)-1,3,6-三甲基-2-((E)-prop-1-en-1-yl)-1,2,4a,5,6,7,8,8a-八氢萘-1-基)亚甲基)-5-(羟甲基)-1-甲基吡咯烷-2,4-二酮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4-乙氧基-3-甲基苄基)-1,3-苯并二恶茂)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氯-2,1,3-苯并噻二唑-4-基)-氨基甲氨基硫代甲酸甲酯一氢碘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4aS-反式)-八氢-1H-吡咯并[3,4-b]吡啶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4-(4-氯苯基)硫代)-10-甲基-7H-benzimidazo(2,1-A)奔驰(德)isoquinolin-7一 (4-苄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甲基环戊-1-烯-1-基)(吗啉-4-基)甲酮 (4-己基-2-甲基-4-nitrodecahydropyrido〔1,2-a][1,4]二氮杂) (4,5-二甲氧基-1,2,3,6-四氢哒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