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C6D5]-N-(2,4-dimethoxybenzyl)-N-(E,E-3-oxo-6,8-dimethyldeca-4,6-dieno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 213547-5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C6D5]-N-(2,4-dimethoxybenzyl)-N-(E,E-3-oxo-6,8-dimethyldeca-4,6-dieno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L-[C6D5]-N-(2,4-dimethoxybenzyl)-N-(E,E-3-oxo-6,8-dimethyldeca-4,6-dieno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213547-54-7
化学式
C31H39NO6
mdl
——
分子量
526.614
InChiKey
GPEWNELTIFNKQE-FQYPBWH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2
  • 重原子数:
    38.0
  • 可旋转键数:
    1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9
  • 拓扑面积:
    82.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C6D5]-N-(2,4-dimethoxybenzyl)-N-(E,E-3-oxo-6,8-dimethyldeca-4,6-dieno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potassium tert-butylate 作用下, 以 叔丁醇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99.7%的产率得到L-5-[C6D5]-N-(2,4-dimethoxybenzyl)-3-(E,E-4,6-dimethylocta-2,4-dienoyl)-5-benzyl-2,4-dioxo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球孢白僵菌腱糖生物合成中假定的酰基四甲酸中间体的合成与评价。酪氨酸的新作用
    摘要:
    先前被提议作为球孢白僵菌中tenellin生物合成的推定中间体的酰基四酸6已经以两种同位素标记的形式合成。该化合物没有并入tenellin和在提取物是不可识别白僵菌并且不可能参与tenellin生物合成。另一方面,对酪氨酸作用的重新评估表明它是Tenellin的良好前体,可能是在体内直接由L-苯丙氨酸产生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的。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争论认为,酰基四酸6经历氧化环扩环成吡啶酮不再是tenellin生物合成的有效假设。
    DOI:
    10.1016/s0040-4020(98)00557-2
  • 作为产物:
    描述:
    L-[C6D5]-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在 盐酸4-甲基苯磺酸吡啶 、 sodium cyanoboro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L-[C6D5]-N-(2,4-dimethoxybenzyl)-N-(E,E-3-oxo-6,8-dimethyldeca-4,6-dienoyl)phenylalanine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球孢白僵菌腱糖生物合成中假定的酰基四甲酸中间体的合成与评价。酪氨酸的新作用
    摘要:
    先前被提议作为球孢白僵菌中tenellin生物合成的推定中间体的酰基四酸6已经以两种同位素标记的形式合成。该化合物没有并入tenellin和在提取物是不可识别白僵菌并且不可能参与tenellin生物合成。另一方面,对酪氨酸作用的重新评估表明它是Tenellin的良好前体,可能是在体内直接由L-苯丙氨酸产生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的。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争论认为,酰基四酸6经历氧化环扩环成吡啶酮不再是tenellin生物合成的有效假设。
    DOI:
    10.1016/s0040-4020(98)0055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