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普拉宗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其主要通过强力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来实现消炎、解热和镇痛作用。该药物的结构特征在于化学结构中引入了具有抗溃疡作用的异戊烯基,不仅保留了消炎镇痛功能,还减轻了毒副作用,尤其是避免了对胃黏膜的不良刺激。
非普拉宗药效约为保泰松的10倍、布洛芬的30-50倍。它于八十年代首先在意大利上市,并随后被英国和日本相继生产。此药物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血栓性静脉炎、肌纤维组织炎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在止痛效果方面表现出色,获得医药界及患者的高度好评。
临床药理试验表明,非普拉宗的消炎和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布洛芬、消炎痛、阿斯匹林、甲灭酸等同类药物。长期服用具有显著疗效,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可靠且价格合理的消炎镇痛药物。
用途非普拉宗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尤其对炎症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镇痛及解热效果。与氢化可的松、保泰松、甲芬那酸、吲哚美辛等相比,其抗炎效果相当或更优;而镇痛作用则相当于同等剂量的保泰松。
临床应用广泛,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腰痛及肌纤维织炎等多种疾病。患者通常在2~3天内疼痛有所缓解,一般1~2周后症状会进一步减轻,并且对发热也有一定疗效。
药代动力学非普拉宗口服后能迅速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结合血浆蛋白,4~6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其半衰期(t1/2)为24小时。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以代谢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
药物相互作用非普拉宗作为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其抗炎、解热和镇痛效果是通过强力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中引入了具有抗溃疡作用的功能基异戊烯基,这使得它既能保留消炎镇痛功能,又能减轻毒副作用,尤其是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N'-diphenylhydrazide-2-carboxy-5-methyl-4-hexenoic acid | 66840-46-8 | C20H22N2O3 | 338.406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E)-4-(3-hydroxymethyl-but-2-enyl)-1,2-di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 | 58670-70-5 | C20H20N2O3 | 336.39 |
4-[(2,2-二甲基环丙基)甲基]-1,2-二(苯基)吡唑烷-3,5-二酮 | 4-(2,2-dimethylcyclopropylmethyl)-1,2-di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 | 78945-52-5 | C21H22N2O2 | 334.418 |
—— | N,N'-diphenylhydrazide-2-carboxy-5-methyl-4-hexenoic acid | 66840-46-8 | C20H22N2O3 | 338.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