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分配和排泄
经静脉给药后被吸收。
Absorbed 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来源:DrugBank
雨蛙素,又名雨蛙肽,是从澳大利亚产的树蟾Hylacaerulea的皮肤中提取的一种由10个氨基酸组成的十肽分子。它以三氟醋酸盐形式提供,并且是一种胆囊收缩素类似物,主要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导致大量消化酶和胰液分泌,从而引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用途雨蛙素常用于研究NF-κB上调蛋白如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炎症相关因子如NADPH氧化酶以及Janus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它已经成功运用于大鼠、小鼠、狗和叙利亚仓鼠等动物急性胰腺炎(AP)模型的建立。雨蛙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式给药,其中静脉注射效果最佳。
理化性质首先使用无氧蒸馏水或最好用无菌的无氧水来溶解多肽。如有必要,可加入约1%的稀醋酸或氢氧化铵以促进溶解。若以上方式均无法充分溶解,则可对溶液进行短暂超声处理(不超过10分钟,温度不超过30-40℃)。溶解后,将多肽溶液用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稀释至1 mg/mL配制储存液,并确保在微碱性环境中保存以避免降解。储存时分装保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
作用机制 对胃活动的影响雨蛙素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在体外实验中用于细胞模型研究。
用于胆囊功能检查。
Caerulein 方法可被用来研究急性胰腺炎(AP)的细胞生物学和病理生理特性,以及全身性疾病表现。此方法不仅能探索AP疾病的肺脏变化,还能揭示内脏内分泌相互作用如分泌素和CCK水平,并评估有毒物质终止后受伤组织的愈合与修复情况。
与脂多糖(LPS)联合使用时可引发协同效应,前者刺激胰液酶破坏胰腺,持续激活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随后LPS则进一步破坏这些介质的正常反应,导致局部性胰腺炎发展为全身性严重炎症反应。
雨蛙素也可用于预防胆囊痛、肾绞痛和间歇性跛行疼痛。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内源性啡肽类物质的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