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自 40 多年前被报道以来,一直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为了开发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新药,我们采用适当的合成方法合成了 N'-[(-3-取代-4-氧代-1,3-噻唑烷-2-亚基]-4-羟基苯甲酰肼(4a-4.i)和 N'-[-(3,4-二取代)-1,3-噻唑烷-2-亚基)]-4-羟基苯甲酰肼(5.a-5.i)-(10.a-10.i)。这些合成化合物在体外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检测。测定了样品化合物和标准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所有测试化合物在剂量达到 2000 ${\mu}g$/mL 时均无毒性,并对所用菌株显示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其中 6.f、7.g、9.f 和 10.f、10 i 的抗菌活性最强。这表明对羟基苯甲酰肼环和取代的环唑啉环对抗菌活性至关重要。3D-QSAR 分析揭示了对羟基苯甲酰肼与活性位点的结合模式。 自 40 多年前首次报道以来,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为了研究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新药线索,我们采用适当的合成路线合成了从(5.a-5.i)到(10.a-10.i)的各种 N'-[(-3-取代-4-氧代-1,3-噻唑烷-2-亚基]-4-羟基苯甲酰肼(4a-4.i)和 N'-[-(3,4-二取代)-1,3-噻唑烷-2-亚基)]-4-羟基苯甲酰肼。整个试验化合物(4.a-4.i)和(5.a-5.i)至(10.a-10.i)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体外检测。测定了测试化合物和参考标准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在体外测试中,测试化合物对所用菌株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一般来说,对羟基苯甲酰肼环和取代的噻唑啉环对抗菌活性至关重要。 在测试的化合物中,化合物 6.f、7.g、9.f 和 10.f、10.i 的效力最强。测试化合物在 2000 ${\mu}g$/mL 的剂量水平内均无毒性。 完整化合物随后进行了 3D-QSAR 研究。 3D-QSAR 研究基于 Schrodinger PHASE 模块的药效学特征排列原理。 3D-QSAR 研究使我们能够确认对羟基苯甲酰肼在活性位点内的优先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