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yl 4-[(E)-3-phenylprop-2-enoyl]oxybut-2-ynoate | 226915-8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yl 4-[(E)-3-phenylprop-2-enoyl]oxybut-2-ynoate
英文别名
——
benzyl 4-[(E)-3-phenylprop-2-enoyl]oxybut-2-ynoate化学式
CAS
226915-81-7
化学式
C20H16O4
mdl
——
分子量
320.345
InChiKey
SJFMESPTJHQSHX-BUHFOSP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98.3±38.0 °C(predicted)
  • 密度:
    1.213±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52.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yl 4-[(E)-3-phenylprop-2-enoyl]oxybut-2-ynoate邻二甲苯 为溶剂, 以57%的产率得到(3aS,4S)-1-Oxo-1,3,3a,4-tetrahydro-naphtho[2,3-c]furan-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导致观察到分子内芳基Diels-Alder反应产物的机理
    摘要:
    使用氘标记对最近报道的分子内芳基Diels-Alder反应进行了机理研究。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初的Diels-Alder加合物被异构化为高度共轭的四烯中间体,该中间体经历立体有择的表面1,5-二烯基氢位移,得到了所观察到的产物。
    DOI:
    10.1016/s0040-4039(02)01012-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简便的Diels-Alder路线生产二氢萘呋喃酮
    摘要:
    dihydronaphthofuranone的高效,多克规模合成1使用一种新的分子内的芳基炔丙基的Diels-Alder反应的反式-肉桂酸酯8进行说明。催化还原1得到顺式融合的四氢萘呋喃酮衍生物2。
    DOI:
    10.1016/s0040-4039(00)00585-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ROMBIN RECEPTOR ANTAGONISTS
    申请人:SCHERING CORPORATION
    公开号:EP1036072B1
    公开(公告)日:2004-05-06
  • Himbacine derived thrombin receptor antagonists: Discovery of a new tricyclic core
    作者:Martin C. Clasby、Samuel Chackalamannil、Michael Czarniecki、Darío Doller、Keith Eagen、William J. Greenlee、Yan Lin、Jayaram R. Tagat、Hsingan Tsai、Yan Xia、Ho-Sam Ahn、Jacqueline Agans-Fantuzzi、George Boykow、Madhu Chintala、Yunsheng Hsieh、Andrew T. McPhail
    DOI:10.1016/j.bmcl.2007.04.061
    日期:2007.7
    The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a novel series of thrombin receptor antagonists is described. This series of compounds showed excell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potency. The most potent compound 40 had an IC50 of 7.6 nM and showed robust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a cynomolgus monkey model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