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5-oxo-7-phenyl-6-heptynoate | 1644276-68-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5-oxo-7-phenyl-6-hepty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5-oxo-7-phenylhept-6-ynoate
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5-oxo-7-phenyl-6-heptynoate化学式
CAS
1644276-68-5
化学式
C19H23NO5
mdl
——
分子量
345.395
InChiKey
BCYUOYMDZFFOMX-INIZCTE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5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81.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5-oxo-7-phenyl-6-heptynoate甲醇三甲基氯硅烷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荧光双环脒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评价
    摘要:
    开发了一种用于合成新型双环脒的无金属工艺。关键转化涉及迈克尔加合物在温和条件下的分子内双环化级联,以提供 39 种类似物,产率高达 93%。在不同溶剂中研究了代表物、母体分子及其游离碱形式的光物理性质。从结果来看,游离碱形式在高达 491 nm 处表现出强烈的荧光发射波长,在高达 140 nm 处表现出较大的斯托克位移,为它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信息。
    DOI:
    10.3987/com-22-s(r)1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甲磺酸介导的环化和 γ-氨基炔酮的 Meyer-Schuster 重排:获得对映纯吡咯烷环外乙烯基酰胺
    摘要:
    α-和β-氨基炔酮已被广泛用于在各种亲电子试剂如质子酸或金(I)存在下制备杂环。在本文中,我们公开了前所未有的吡咯烷外环乙烯基酰胺的形成,以代替预期的氮杂酮或哌啶酮,从氨基酸衍生的 γ-氨基炔酮开始。该过程包括将受保护的氮串联 1,2-加成到羰基,然后进行 Meyer-Schuster 重排,从而有效地提供对映体纯的吡咯烷外环乙烯基酰胺。该序列被金盐催化的效果很差,但在甲磺酸的存在下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DOI:
    10.1002/ejoc.2014023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One-Pot Cascade Annulation of 2-Pyrones in Water for the Synthesis of Peptidomimetics
    作者:Wannaporn Disadee、Anek Lekky、Somsak Ruchirawat
    DOI:10.1021/acs.joc.9b01856
    日期:2020.2.21
    formation, decarboxylation or esterification, isomerization, and lactamization, to furnish bicyclic 2-pyridones in up to 98% yield with retention of the chirality at the α-carbon of the amino acid portion of the molecule. Exploration of the substrate scope revealed some selectivity between the decarboxylation and esterification pathways under thermal acidic conditions, while performing the reaction in boiling
    开发了一种用于合成拟肽的双环2-吡啶的一锅无属双环化反应。在此过程中,首先在高温或酸性条件下于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除去带有N-Boc保护基的N-Boc保护基,然后进行带有键合的同手性α-氨基酸的2-吡喃酮的转化,随后进行了一些关键的转化,包括形成环胺,羧或化,异构化和内酰胺化,以高达98%的产率提供双环2-吡啶,并保留了分子氨基酸部分的α-原子上的手性。对底物范围的探索揭示了在热酸性条件下羧和化途径之间的一些选择性,而在沸中进行反应仅产生了羧产物。
  • Reactivity of<i>N</i>-Boc-Protected Amino-Ynones in the Presence of Zinc Chloride: Formation of Acetylenic Cyclic Imines and Their Palladium Complexes
    作者:Huy-Dinh Vu、Jacques Renault、Thierry Roisnel、Clémence Robert、Philippe Jéhan、Nicolas Gouault、Philippe Uriac
    DOI:10.1002/ejoc.201500569
    日期:2015.8
    seen as precursors of various heterocyclic rings. Although γ-amino-ynones have been used to prepare exocyclic vinylogous a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Bronsted acids, we describe here the use of zinc chloride as a weak Lewis acid for their conversion into acetylenic cyclic imines. This reaction, which was attempted for a diverse range of γ-amino-ynones, proved to be robust and efficient in most cases and
    基炔可被视为各种杂环的前体。尽管 γ-基-炔已被用于在布朗斯台德酸存在下制备环外乙烯基酰胺,但我们在此描述了使用氯化锌作为弱路易斯酸将其转化为炔环亚胺。该反应尝试用于多种 γ-基-炔,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证明是稳健和有效的,并且很容易扩展到 δ-基-炔以产生各种炔环亚胺。根据后处理程序,后一种化合物可以作为游离有机化合物或配合物分离。还报道了这些环状亚胺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